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一个复工申请盖8个章?别再让手续“卡”住企业复工

发稿时间:2020-02-19 15:45:03 作者:王钟的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的同时,不同地区应视自身情况有序复工复产。然而,一些地方上演复工难的场景,有的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例如,有一家企业申请复工一共盖了8个政府公章;还有企业反映,复工要交21份材料,“填表填到眼花,签字签到手软”。

  好在盖8个公章的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很快回应:虽然看起来公章多,但是从企业提出申请到完成审批不用24小时,现在也取消了审签程序,不再逐一盖章了。此前,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然而,还是有人隐隐担心,会不会依然有地方明里暗里“卡”着企业不让复工?

  随着人们对新冠肺炎了解的深入,各地严格防控措施起到显著效果,社会已经从前段时间“谈疫色变”的恐慌中走了出来。理性认识防疫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企业不按时复工复产,短期看会继续消耗固定成本,扩大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持续时间较长,不仅会对企业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还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担心疫情“拖垮”一批企业甚至一些行业,绝不是杞人忧天。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制造了额外的考验,中国社会唯有负重前行,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建设,才能如期实现发展目标。

  国家发改委已明确制止地方以审批等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类似开工“盖8个公章”的做法必须得到纠正。实际上,即便政府需要核查企业是否具备开工条件,也不应该采取盖章这种传统而繁琐的方法。数字政务时代,很多具体事项本可以在“云端”解决。

  为加紧复工复产,一些地方已经开辟了“绿色通道”。比如,深圳市福田区提出“先复工,再审查”,达到复工标准可自行组织复工复产,政府后续再组织上门核查;杭州市宣布将复工方案、复工员工防疫承诺书等报备后,企业可自行复工;宁波市取消复工审批,除了负面清单企业外,企业备案、承诺即可立即复工。

  率先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的,很多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这自然与当地政府平日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密不可分。疫情是一次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测验,这不仅体现在防疫工作本身,也体现在恢复经济活动、组织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有人认为,地方政府能够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恢复老百姓日常生活生产秩序,才是真正的“硬核”。“抗疫”这张答卷,结果显示在当下的特殊时期,功夫则下在平时。

  在为企业复工复产开绿灯的同时,还要注意目前企业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果相关配套措施不齐全,企业复产难免遭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例如,尽管当前复工复产不容懈怠,但离不开必要的防疫措施。只有防疫措施做到位了,才能让一线工人安心上岗,避免给防控造成压力。现在市场上的口罩仍然很稀缺,一般企业也可能无力获得口罩货源,这就需要政府大力协调运作,调配口罩等防疫装备资源,为企业复工做好后勤支持。

  再比如,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地理布局并不平衡,东部产业密集地区需要大量工人,而主要劳动力输出地区位于中西部,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交通管控措施的当下,要考虑怎么让务工人员早日返岗上班。对此,有的地方和运输部门提出为返程务工人员开设包机专列,还有地方为工人报销车票和食宿费用。浙江义乌就明确对2月22日前通过铁路列车、客运汽车方式来义的企业员工,车票费用全额补贴。这些做法其实也在启示更多地方:保障复工复产,政府不仅要做好必要的服务,还须主动作为。

  一些疫情不严重的地方,还存在限制人口外出的做法,可是本地又无法消化现有的劳动力。对此,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为务工人员到外地找工作提供方便。对此,可以尝试建立地区协调机制,也需要更高层面的推动。

  企业复工意味着更多的人员流动,对开展防疫来说,当然会增加一些风险。但风险并非不可化解,只要做好精细化管理,贯彻实施配套措施,复工复产的疫情风险就是可以控制的。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需要政府更多的担当。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