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女子网购花了十多万,竟被诊断为有病?

发稿时间:2019-11-14 16:33:00 作者:黄帅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1月14日,据新京报报道,浙江杭州42岁的朱女士在“双十一”来临前购买了100多件商品,花费约10万多。在家人劝说下,朱女士到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检查,竟然被诊断为“强迫性购物障碍”。医生分析,朱女士在购物瞬间的欣快,和有赌瘾的人放下赌注那一刻的大脑活动类似。目前,朱女士已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和小剂量抗冲动药物治疗。在“买买买”的消费狂潮中,此事固然属于极端个案,多数人的消费并没有超出理性控制的范围。但是,报道中所说的“强迫性购物障碍”,的确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心理病症,尽管它的发病率不高,但它的心理产生机制,却普遍存在于消费者之中。

  “强迫性购物障碍”的通俗说法是购物强迫症。心理学上对它的定义,一般是“由不可抗拒、无法控制的冲动引发过度的、价格高昂的购物,并在购物上花费大量时间,通常由负面情感引起”。也就是说,购买需要的物品,以及不超出消费能力的购物,不算购物强迫症。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大多与外部环境与内心情绪有关。

  首先,家庭生活因素对购物强迫症影响巨大。从多数案例里,我们都会发现,沉溺于强迫性购物的人,不乏家庭关系不合者,而过度非理性消费后,他们又会面临家人的质疑与指责,由此陷入恶性循环。比如,此事中朱女士的消费狂热行为,就引发了其家人的不满,“丈夫嫌她花钱如流水,孩子觉得妈妈对购物车比自己亲”,但她却找不到内心冲动与现实生活的平衡点,在消费强迫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再者,消费者内心情绪的变化,也影响着购物强迫症的生成或消除,其中具体表现在情绪的寄托与思维的路径上。在上述案例中,朱女士“从几年前辞职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感,直到找到购物这个乐趣”。也就是说,她把消费当成抵抗空虚、消除焦虑的捷径。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转移法”是对抗焦虑、压抑情绪的办法,但转移的方向,必须是理性、健康的。比如,可以通过培养读书或健身的爱好,来化解空虚与焦虑,但转移到“买买买”身上,有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商家的广告与大众传媒的宣传,更容易让人进入一种“消费幻觉”中,认为只有通过“买买买”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但是,“买买买”应该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过度沉溺于狂热消费中,只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烦恼。近年,一股名为“断舍离”的潮流在国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所谓“断舍离”,指的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这种与过去的消费观有所不同的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断舍离”对沉溺于“买买买”中的人其实是一个启示: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环境里,或许给物欲“做减法”,反而有助于获得内心的满足与生活的幸福。毕竟,凭借外部物质环境刺激生成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平静与幸福,需要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发掘。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