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金钱可以标定价格,但却不能丈量人生

发稿时间:2019-09-27 19:36:02 作者:韩果子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有一句谚语,几乎人尽皆知:时间就是金钱。然而,当这句话反过来讲的时候,又是否还成立呢?不久之前,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一场分享会上表示:“钱是一个人的能力证明,当你工资比同学少一半时,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了一半。”这番颇为引人注目的言论,迅速在网上引发了不少争论。以赚钱的能力作为衡量生命价值的尺度,自然有其逻辑自洽的一面,但却也难免令人感到有些不舒服,让人觉得这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轻估。

  不过,关注俞敏洪的人都知道,这种论调不过是其演讲时的惯用的“包袱”之一,说完这段“工资少一半等于生命浪费一半”的发言,没过多久,他就抖出了“包袱馅”——表示相比于钱和社会地位,更加重要的是生命内在的丰富性。从这个角度上看,网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误解了俞敏洪的本意。

  不过,抛开演讲人的身份与动机不谈,这段话引发的争议,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价值观的分裂与冲突——相比于对演讲者个人进行臧否,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

  放眼望去,在互联网上流行多年、随处可见的“成功学鸡汤”之中,我们不难遗憾地发现,这套“金钱等于人生价值”的价值观,早已潜移默化地烙印在了不少年轻人的心里。面对消费主义的滚滚浪潮,一些年轻人发现,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实在太重要了,因此产生了强烈的物质欲望,其人生目标也渐渐“坍缩”成了一个“钱”字。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认为:挣钱的能力,可以丈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然而,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对“价值”的极大误解。而这种误解的本质,便是没能分清“价值”与“价格”的区别。

  一个人的劳动时间当然是有“价格”的,这个“价格”的体现就是他的收入。三百六十行,每个行业的收入情况都大不相同,这种收入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的时间到底有多“贵”,但这个“价格”的贵贱,却并不能等同于一个人人生的全部价值。

  任何人都不会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仅能体现在其工作当中,而不能体现在其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互动、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上。退一步讲,就算我们只衡量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价值,也不能只看其劳动的薪酬,更要看其劳动对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那为国家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与那些在一线建设祖国的工人,其收入显然不能与公众认知里的高收入从业者比肩,如果我们仅仅以薪酬衡量劳动的价值,岂不是意味着看轻了这些人的价值?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当下,这个按理说理应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暧昧。一方面,我们心中的道德观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要有厚度和广度。在温饱之外,人更需要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但另一方面,将一个人的能力与其物质上的丰富程度“锚定”的论调在社会上却总有市场。各类自媒体通过贩卖“你的同龄人年薪百万”之类的叙事,构建出了一个个年纪轻轻就能实现“财务自由”的社会童话。然而,这些童话精美的外壳里,却只有空洞的焦虑,而不具备任何现实指导意义。

  其实,这场因俞敏洪演讲而起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件好事。这让社会大众得到了一个冷静下来、深入思考相关议题的机会。将一个人的价值与收入绑定,固然是不合理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努力让那些一直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取得与他们的价值向匹配的薪酬。对那些奉献社会的人而言,“奉献”二字是他们的人生追求,但社会却不能让他们的人生里只有“奉献”二字。对此,那些在会场上听着演说的青年才俊们,应当有更深刻的理解——青年一代既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也应该为一个每个人都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社会而奋斗。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