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巴菲特狂捐340亿美元,但我同样关注他留下的1%

发稿时间:2019-07-03 08:45:00 作者:韩福东 来源: 中青快评

  36亿美元!这是巴菲特刚刚公布的第14个年度的股票捐献数额。这位美国富豪曾在2006年立下捐赠誓言,承诺生前身后将捐出超过99%的财富,迄今已捐献340亿美元。他还曾和盖茨夫妇呼吁数百名美国富人捐出自己的一半财产。

  在巴菲特公布本年度的捐赠之前,沃尔玛继承人吉姆·沃尔顿上周捐赠价值12亿美元的股份,他的哥哥罗伯?沃尔顿捐赠了价值1500万美元的沃尔玛股份;而家得宝联合创始人伯尼?马库斯也在上周末承诺,在去世前将捐赠他45亿美元身家的几乎全部。

  巴菲特写于2006年的“我的慈善承诺”,如同他每年的“巴菲特致股东公开信”一样,娓娓道来又具有难得的坦诚,成为我们考察富豪慈善捐赠的样本。

  巴菲特说他作出决定捐赠的承诺后,“愉快之情无与伦比”。因为保留超过1%的财产,不会让他更快乐和更健康;捐赠99%的财产,却能给其他人的健康和福利带来巨大影响。他强调,保留1%的财产已经足够,不会对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与影响。

  巴菲特承认,自己是在很多私欲要满足并且已经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才把多余的那部分与有需要的人分享。分享财富不仅增益了底层民众福利,同时也让他获得愉悦。

  我欣赏这种符合人性的表述。在近现代之前,类似表述是非常稀缺的。古典哲学家最喜欢各种道德训诫,无论是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还是西方宗教神学的禁欲,都在用所谓的美德压迫正常的人性。

  人类的心智是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注定有很多欲望,只要不伤害到别人,这些欲望的满足就都是合理的,这便是正常的人性。

  有时候,人类容易为了满足自我欲望而侵犯他人利益,尤其在资源稀缺的情势下。但人类自我欲望的满足,并不必然经由侵犯他人利益一途。硬币的另一面是:人类同时进化出一种共情的能力,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促成团结与互助。

  最大的道德不是灭除人欲,恰恰相反,只有鼓励正常的欲望,才能激发创新,推动发展。当经济飞腾,人民富裕,资源不再稀缺,欲望带来的更多是相互满足,而非彼此伤害。

  我们正处在这样的时代开端。就像比尔?盖茨最喜欢的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所证明的,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年代,暴力减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科技与商业创新带动了人类显而易见的进步。

  这种进步也体现在人类道德上。我们不再将“灭人欲”视为一种美德。欲望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也是我们自我满足的来源。往更高层面说,它也是共情的基础,会促成慈善救助,就如巴菲特经由捐赠达致无与伦比的愉快之情。

  细读巴菲特的“慈善承诺”,没有一句道德高调,都是最真实的本我展示。道德终于可以不再是一种压迫,而是在满足自我欲望的前提下,尽可能共情更广泛的民众。

  巴菲特在“慈善承诺”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的好运愈发凸显是因为我生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根溯源,是欲望驱动的市场经济体制形塑了新时代的美德。我们该庆幸告别了“灭人欲”的传统年代。(韩福东)

责任编辑:乔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