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打赢脱贫攻坚 让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

发稿时间:2019-03-11 15:59:00 作者:杨飞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更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的事情,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脱贫攻坚并发表重要讲话,折射出浓浓的民生情怀。

  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道:“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从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也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2018年2月11日,在春节临近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深处,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脱贫攻坚该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了明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就加大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又全面阐述“精准扶贫”概念、提出“六个精准”。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实干”上做文章,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也牵动了世界的关注目光。

  对于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成就,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者盖里雄·伊基亚拉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成就举世瞩目,通过精准扶贫确保经济发展成就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与非洲国家分享。菲律宾金砖政策研究会创始人赫尔曼·劳雷尔也慨叹,40年来,中国成功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巨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了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的目标。当前,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城拔寨的收官冲刺阶段,而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党员干部就应以贫困不除、有负时代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以辛勤的汗水换贫困群众幸福的笑颜。当然,也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近14亿中华儿女都应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在新时代创造新辉煌,让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杨飞 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