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过年走亲戚

发稿时间:2019-01-28 17:02:00 作者:唐剑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过年期间走亲戚,一直是春节的一项重头戏。在我国民间,一直这么认为,亲戚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就是人们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之时,走亲戚的习俗,也一直都是“保留项目”。该走的亲戚,过年如果不走,后果可能是严重的,那就是“断亲”,不再怎么往来。

  走亲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亲情。走亲戚,是一个动词,这是春节时期,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一项活动。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个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交流。越是平时不多走动的亲戚,春节到了,就要赶紧补上“这一课”。平时走动的再多,春节也不能落下“这一课”。

  过年走亲戚,从来都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走亲戚,在民间颇有讲究,一般拿四样礼;如果这位亲戚德高望重,四样礼的含金量就会与别人不一样,更重一些。现在,东西不再短缺,就是不拿四样礼,也一定会把四样礼换算成同等重的“红包”;不管是四样礼,还是“红包”,都代表了一种祝福,一种心意。如果其他时间节点,可能会推来推去,可是在春节,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走亲戚,是一种互动,属于礼尚往来。人家拜年了,咱们就得“回拜”,不说一点不差,礼物换换样,也一定要趁走亲戚“回拜”回去。

  走亲戚,也分主次。一般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舅舅家,“娘亲舅大”,舅舅家是万万不能往后推的,接着是老丈人家、姑丈家等等,得按“顺序”走、按“顺序”拜,就是为了节省时间,一天走几家,也万万不能“不分主次”。从初一算起,越排在前面的分量越重;对此,就是实在亲戚,也从不会怪罪,在拜年中,这个规矩,历来就是约定俗成。如果到了正月初八,该来的亲戚还没有来拜年,这家老人,心里就会不太痛快;如果等过了正月十五,该来拜年的亲戚还没有来,这门亲戚可能就算断了。

  正月十五前的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流,不用问、不用说,十之八九都是走亲戚。就是前些年,小轿车还是稀罕物的时候,人们就是步行,就是骑自行车,就是顶风冒雪,亲戚家也会一个不落下。大年初一一过,人们就开始“登上串亲访友征程”,有人说——不是在亲戚家,就是在去亲戚家的路上。为了能在假期走完亲戚,那是风雪无阻,日夜兼程,哪怕板凳没有坐热,饭不吃,酒不喝,茶不端,也一定要去看一看。

  年三十一过,家里老人就会在家等亲戚。走亲戚,就像一条纽带,将“七大姨八大姑”紧紧联在一起。亲戚越走越亲,这大概就是走亲戚从古延续到今的一个理由,这大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鲜活于人际交往中的一个理由。

  通讯不方便时,等亲戚也是一种习俗,很多老人,都清楚初几初几谁谁谁会来。就是不能联系时,亲戚来了,也绝对不会扑空;现在,一般用电话,提前“预约”,就更不会扑空了。拜年的亲戚来了,要吃饭,一般去的这家亲戚,要提前安排好对等陪客的人,从辈分、从身份、从年龄等方面都会考虑到,不会冷淡亲戚,也不会让拜年的亲戚感觉自己不被重视。

  走亲戚,接待亲戚,展示出中华民族节庆文化、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穿着干干净净、大大方方、整整齐齐,说话也一定非常得体,有大有小,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年年春节走亲戚,就这样联络了感情,加强了联系,也让彼此的亲情更纯更浓。(唐剑锋)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