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以扎实有效行动不断增强公信力

发稿时间:2018-08-18 13:30:00 作者:杨瑞兵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公信力的塑造和维护,以党和国家的公信力,塑造党和国家的权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不仅个人层面如此,“信”对于国家层面来说,更是极为重要。《左传》中就说,“信,国之宝也”。信,是精神财富,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公信力从哪里来?是在实干兴邦中,在增进人民福祉中。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丰功伟绩,在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的重大进展,深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重要成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的重要进展,“一带一路”“上海精神”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些都不断为党和国家的公信力增添新的砝码。

  公信力还来自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疫苗事件引发举国关注,“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表明了党中央在关乎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上的鲜明态度,“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一查到底,严肃问责”,“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公信力的塑造和维护,需要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治理的深入,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处理矛盾,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在当前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增强、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在依法办事、依规开展的前提下,活用“专业术语”“法言法语”,多用老百姓听懂的、看的明的语言,让群众第一时间明白党和国家的主张和用意,在热点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解决在“点”上,避免扩散到面上。

  “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是塑造和维护公信力的切点。群众的底线在哪儿、群众的疑问在哪儿,我们就要在这些环节上,梳理清楚问题症结所在、严肃处理问题责任人,对触犯党纪国法的绝不姑息,要实时把进展情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群众,要有始有终,更要有后续跟进的解决措施,把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此过程中,侥幸心理是大忌,“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拖一拖等一等”等做法,是与塑造和维护公信力背道而驰的。这是因为在涉及的群众利益上,群众的期盼是长远而持久的。

  时代在发展,在塑造和维护公信力这项任务上,没有休止符,而且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但不管未来有多变,唯有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守好底线,上下一致,才能保持公信力的巍然耸立。(杨瑞兵)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