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缺斤少两”电子秤背后的猫腻更不容忽视

发稿时间:2018-08-09 09:34:00 作者:杨朝清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0斤货物起码要少五六斤,这样的短斤缺两,在浙江宁波市水产交易综合市场淡水产交易区,竟然是公开的秘密,而且已存在多年。记者买的白鲢,经营户的电子秤显示为30.35斤;记者回家复秤,显示为28.3斤。(8月8日 《宁波晚报》)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老百姓的菜谱越来越丰富;水产品能够让人们吃得更有营养、更有品质,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当“缺斤少两”成为一种“潜规则”,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损失,还会损害他们的权利。更让人痛心的是,当一些市场监管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甚至沦为“稻草人”,一些商家就有了自弹自唱、孤芳自赏的勇气与底气——“你要买就买,不买走人,我们就这样”。

  “缺斤少两”作为一种失范行为,也会相互传递和感染的,这不光是相互模仿,还有心理补偿的问题。当别人都不遵守、维护诚信经营和公平交易的规则,不为规范提供支付性要素,而我遵守、维护规范就意味着我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从而导致“老实人”吃亏局面的出现。“别人都这么干,我不这样干会吃亏”的囚徒困境,让缺斤少两成为一种经商策略。

  通过设置电子秤的参数,“缺斤少两”变得很容易。如果是经常光顾的老面孔,100斤鱼起码要少五六斤;如果是生面孔去买鱼,“缺斤短两”就会变本加厉。对于这些经营户来说,由于成交量大,诚信经营的利润并不稀薄;为了进行利益变现,为了“走捷径”,他们便在“缺斤少两”上形成了利益合谋、捆绑抱团;一旦与消费者产生纠纷与利益博弈,这些商家就“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让处于弱势的消费不得不妥协、退让。

  面对消费者的批评质疑,这些商家的自信从何而来?一方面,在“破窗效应”的裹挟下,法不责众让部分商家有了剑走偏峰的勇气;另一方面,“缺斤少两”作为一种量大轻微的失范行为,即使被发现、被抓住,违规成本也比较低。当市场管理人员没有发挥“吹哨人”的制度效力,当“公平秤”形同虚设,这些商家就更加有恃无恐。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洛维特认为,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即经济具有嵌入性。“缺斤少两成潜规则”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可以发现社会网络的身影。如果说抱团的商家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承担市场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不作为的背后,是否也另有隐情?如果没有“猫腻电子秤”背后的猫腻,“缺斤少两”为何能够“存在多年”?

  市场经济说到底也是一种法治经济、信任经济,不能放任商家“野蛮生长”。对“猫腻电子秤”及其背后的猫腻进行规训与惩罚,说到底是净化市场秩序、促进公平交易。只有让阳光照进来,才会少一些藏污纳垢。(杨朝清)

责任编辑:王凤标 实习编辑 于航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