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防范高考替考,守卫社会流动的希望之灯

发稿时间:2018-05-29 09:27:00 作者:杨朝清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陕西省教育厅近日要求省内高校,加强高考期间在校学生管理,严厉打击替考作弊行为。江西省教育厅近日发通知,要求高考期间加强省属各高校学生管理。(5月28日《中国青年报》)

  高考原本需要自力更生,少数人却渴望“找人代劳”;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一些人产生了花钱寻找替考畸形的利益诉求。高考替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替考的“枪手”处在产业链底端,却又是最关键的一环;那些能够在替考中考出好成绩的“好枪手”,始终是替考中介及雇主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成为“枪手”的,不少都是在校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刚刚经历高考大浪淘沙的大一新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复习之后,能够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替考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的酬劳,对于缺乏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具有不小的诱惑力。

  参与高考替考的“枪手”,也有不少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寒门子弟。作为高考制度的受益者,这些人为何要去破坏高考制度、去损伤教育公平?“枪手”从替考中拿到了酬劳,“别人家的孩子”连高考都不用参加却有机会去上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好学校;这种滑稽、荒诞的“拼爹”,缺乏对制度与规则的尊重与敬畏,将考试制度市场化、商品化,异化为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

  不论是“想挣钱”的投机心理,还是“破窗效应”下的失范感染,抑或“我不干也会有别人干”的囚徒困境,大学生沦为“枪手”,根源于价值认同的迷失与错乱。替考尽管也是“靠本事吃饭”,却背离了社会规范;替考一旦被抓住,难免要接受法律的规训与惩罚。面对高回报的诱惑,大学生只有在失范行为与失范行为之间建立清晰的界限和有效的隔离地带,才会不为所动。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在校大学生也可能成为铤而走险的“枪手”。各地、各高校加强高考期间学生管理、严格请假销假制度的初衷,在于防范在校大学生去替考甚至跨省替考。然而,高考期间往往处在高校学期末,大学生大都没有课程要上,期末考试尚未开始,这样的“空窗期”,为替考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只有扎紧篱笆,编织好防护网,大学生替考才会无机可乘。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高考作为一种教育分层的手段,承载着许多人社会流动的期望;守卫高考制度,就是守卫无数家庭尤其是寒门子弟“向上爬”的希望之灯。防范高考替考,加强高考期间大学生管理还不够,还需要塑造“与其投机取巧,不如脚踏实地”的价值认同。即使是贫困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正当兼职赚取费用,切不可迷恋“来钱快”、“挣大钱”的捷径。(杨朝清)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