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若不同心 谈何振兴

发稿时间:2018-05-14 16:03:00 作者:陈森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基层遇到这么一件事,让人唏嘘不已。一个刚刚建成的高山移民村,正处于村庄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而当地乡镇刚好有一个发展经济的利好项目与之对口。但在征询其驻村干部意见的时候却被一口回绝,只因之前和村民主任有点私人过节。这样,一个村子差点就错过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

  荀子曰:“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战国时期,更有廉颇负荆请罪,传下“将相和、平天下”的佳话。国家兴亡尚且如此,更何况乡村振兴。

  在决战贫困最后千日冲刺的新起点上,“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要求更为突显。驻村干部既是镇村之间的沟通桥梁,也是“和合好班子”里的“老娘舅”,发挥着脱贫攻坚的关键作用。

  去年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好发挥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因为只有爱农村、爱农民,才能够真正发自内心地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福利。比如焦裕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依旧坚持在治理“三害”的第一线,带领兰考群众创造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不朽业绩。又如廖俊波甘当“樵夫”,把自己的生命当做干柴,烧旺了政和人民的复兴之火,使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实现了后发赶超。

  驻村干部队伍之中也不乏这样牢记宗旨、服务群众的“孺子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有所抬头,彰显决心的“责任状”变成了甩手掌柜的“挡箭牌”、落实工作的“微信群”成为了形式主义的“培养基”,部分干部行无所作为之实,贻误发展机会、损害群众利益。“一不是村里人,二不收村里钱。今天驻这个村,明天就换那个村,凭啥全心全意为村里办事。”怀着这样的“异心”,怎么做的好农村工作?

  然而,担当奉献的精神不会从天而降,它培育自对农村和农民深厚感情的肥沃土壤。正如艾青的诗里所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唯有热爱才会不惮于付出,也唯有热爱才能全身投入。同时,它也诞生于完善立体的考核体系。健全“承诺同作、工作同抓、责任同担”的“三同”考核机制,将驻村干部年度工作排名、评优评先、绩效薪酬发放和村里的工作实绩相挂钩,绘就基层“同心圆”、打造镇村“兄弟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条件。

  需谨记:勠力同心,方能振兴。(陈森)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