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迪士尼涨价也是在秀自身“优越感”

发稿时间:2017-12-11 15:5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如果你去过上海迪士尼乐园,那么恭喜你,你赚到了;如果你还没有去,那么恭喜你,你解脱了……”

  12月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公布新票务方案,引发了一众网友热议。根据新票务方案,平日票价格涨7.8%,节假日价格涨15%,而春节和国庆节假价格涨幅更是高达33%。运营一年半后,上海迪士尼周末门票“成功”跻身全球第三。

  近年来,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主题公园在中国成为热门行业。休闲娱乐需求的持续爆发,让主题公园受益良多。上海迪士尼作为“深深打着美国烙印”的外来文化品牌,尽管一年多来时不时传出“服务差、消费贵、排队时间长”等负面消息,但依然在短时间内迅速盈利,并拉开了高额涨价的闸门。

  迪士尼乐园以娱乐为依托,核心却是典型的文化产业。上世纪80年代,迪士尼凭借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向全世界“播撒”快乐,在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抚慰的同时也把钞票装进自己的口袋。30多年过去了,这些经典的文化符号,现在依然为中国的青少年们所热爱悉知。此种语境之下,迪士尼涨价不仅是简单的市场行为,某种程度上也传递着娱乐产业依附强势文化输出的强硬之态,是在秀自身的“优越感”。

  纵观迪士尼的文化进军之路并不平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迪士尼乐园在法国市场的长期遇冷,债台高筑,这背后与法国人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不无关系。迪士尼乐园在进入上海之前,也经历了与中国政府的长时间谈判,最终配合融入中国文化的要求才得以放行,比如,上海版的“奇幻童话城堡”顶端是一朵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富贵的金色牡丹,“十二个朋友园”项目,是迪士尼、皮克斯动画明星重新演绎的十二生肖,但不能否认的是,迪士尼乐园的核心依然是以美国文化为基础并不断扩张。如今,“压缩版”的迪士尼在中国受热捧,一方面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另一方面也给国人提了个醒,在不少本土主题公园遇冷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迪士尼敢任性涨价,背后是西方对自身文化的极度自信。

  迪士尼和可口可乐、星巴克、耐克运动鞋、玛丽莲·梦露一样,代表着美国流行文化符号。迪士尼进入中国大陆前,一些有经济基础的中国家庭,漂洋过海带着孩子去外国迪士尼乐园体验。迪士尼入驻上海,越来越多的家庭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来乐园游玩。坐拥卖方市场,深知自身对不少中国家庭和孩子无与伦比的诱惑力,迪士尼的涨价才敢如此大步迈进。留给我们反思的其实更多。迪士尼的此番作为,还是或多或少反衬出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入侵时的左支右绌。“西方月亮圆”在今天依然是有着广阔市场,西方的“优越感”,他们仍在加以利用,更进一步说明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上落下了不少功课。

  话说回来,不管如何任性强势,对于服务业来说,买卖交易依然要秉承物有所值的理念。突然之间的高额涨价,必须要给公众一个说法。所付的这部分差价,用在了哪些项目上,游客能够享受到比平日里更好更全面的哪些服务,都是需要迪士尼官方给消费者一个明确回应的。否则,你有你的任性,游客也有游客的自主选择权。

  要打破迪士尼自身“优越感”,需根源上下功夫,说到底还是要提升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海迪士尼的涨价也从侧面让我们引起重视,创新文化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大力发展立足本民族的本土文化产业和事业,以软实力提升助推中国梦实现,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程振伟)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