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莫让乡村教师这一职业太过苦涩

发稿时间:2017-10-31 15:2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第一部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让全国330万乡村教师看到了春天。如今,如何进一步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仍是众多乡村学校、教师等关注的焦点,也是乡村教育的关键。(10月30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正如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所指出的那样,乡村教师承载着乡村孩子的成才梦,承载着乡村家庭的改变梦,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乡村的日渐式微在乡村教育方面表现的尤为严重。调查显示,乡村教师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工资。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感受到乡村教师这一职业太过苦涩。

  乡村教师之所以尴尬,就在于,在自由流动的当下,留在乡村当教师,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自己能力不足。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超级学校”以迅猛之势席卷周边的优秀教师,大城市的学校如同“吸血”般吸干了周边乡村的优秀教师。坚守乡村、留在乡村的老师们,很多都并非出于自愿。自己的堂兄便是一位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村教师,在乡村小学的合并过程中,渐渐变得麻木,最大的愿望居然是自己现今所供职的乡镇小学能够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合并到城里。因为,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已然缺乏到城市小学教书的竞争力了。

  从中不难看出,乡村教师在日渐式微的情形中,在优质生源的流动中,在周围同事的竞争中,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曾经是对教育无比忠诚的师范学校学子,在满腔热血中被分配进入了乡村学校。然而,作为个体的自己,却被“抛”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下,慢慢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的,便是日渐尴尬的身份焦虑。

  乡村教师这支队伍如何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如何提升乡村教师的获得感,让人才留得住,让新鲜血液愿意来,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好乡村教师的身份尴尬和焦虑,让乡村教师们不再感受到职业的苦涩,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晏一琳)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