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专家谈】东北振兴改革取得初步成功

发稿时间:2017-01-16 09:4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简政放权、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关注东北的振兴,笔者认为可以用这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与很多人的东北印象不同,如今的东北不仅保留着部分的重工业,也有着新兴科技产业;有着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也有着强劲的转型发展驱动力。在国家密集启动东北振兴战略之后,这块曾经被人们熟知的老工业基地再度朝气蓬勃起来。

  一个区域想要发展,通常需要具备三方面的要素:劳动力、生产工具以及生产资源组成的产业。理清政府规划和市场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让政府在市场发展中起引导作用,成为东北振兴的内在加速器,这就是简政放权。

  这同样说明,振兴东北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包括通过外力进行驱动、通过内生动力进行转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当引入外部产业进入东北驱动产业升级,引导产业与资本结合,推动农业、工业健康发展,继而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这就要求东北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中。

  与此同时,东北各省市还放宽了民间投资准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未明确限制和禁止的领域,例如推动民营企业参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此外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方面也积极向民营企业开放。另一方面,东北各省市还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建立配套协作机制。这种深化改革的气度,就好比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时的“敢为天下先”。

  在产业结构方面,东北各省市已经从原有的以工业为主的模式,转向农业、环境、教育、科技、能源、物流、新兴产业、对外开放、旅游、美食等各方面共同发展,增加了总盈利来源,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强了东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例如开发冰雪旅游产业,将原本传统的旅游淡季转变成为富有特色的冬季旅游景点;中国东北港口营口港与俄罗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功入股俄铁下属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将其打造成莫斯科最大的国际物流中心;吉林煤炭去产能1643万吨,超额三成多完成国家任务。这些振兴的实践结果也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带动了东北的整体发展。

  从东北各省市近年来的变化来看,都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法律政策等服务领域进行了提升,在国家政策和当地政策的引导下,大量高新技术和专业型人才也加入到振兴东北的行列当中。

  整体来看,东北产业的发展也在从曾经的制造转向新型的“智造”。政府引导投资和创新力度的加大,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积累的高度重视、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淘汰落后的产能以及落后的思维等实践也再度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东北振兴还是西部开发,科学技术和科学人才都是“智造”的重要基础。

  尽管振兴东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宏观经济增速承压的情况下,我们不宜乐观。

  毕竟东北各省市工业基础能力依然相对薄弱,在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还是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发展进入瓶颈、工业转型升级陷入僵局等方面的问题。这依然需要政府通过引导的方式,继续深化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激发发展动力。

  由于东北产业转型基础相对薄弱,企业自主生产和研发能力较东部沿海地区略微落后,想一步跨越进入“智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集合我国各区域产业发展的综合背景下,我们需要意识到工业、制造业更是“智造”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东北的振兴目前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但是未来还有着大量的不可预见性,有着说不准的风险和机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东北振兴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能为将来的“中国梦”奠定基础。(经济学者 宋清辉)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