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个人信息安全亟待有法可依

发稿时间:2016-05-09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5月7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举办座谈会。针对如何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中国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林透露,信息数据采集的“行为准则”正在报批过程中。(5月8日京华时报)

  “人肉”信手拈来,隐私“打包”待售……不设防的大数据,让亿万网民裸奔在互联网的天地里。这些年,信息泄露之“公害”,既让公民权利屡遭戕害,更给违法犯罪提供了丰盈的“商机”。

  前几日,“济南20万名孩童信息被打包出售”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令舆论场深感不安,堵塞信息黑洞再度成为热点话题。眼下,随着微盘、快盘等个人网盘相继关闭免费个人存储等服务,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对此类服务与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感到担忧。事实上,佐证中国网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的数据,可谓不胜枚举。比如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

  一方面,公民电话号码、邮箱、住址、照片、影像、账号密码、社会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信息经常被不当收集,要么被肆意滥用,要么被保管不当,导致个人信息在收集与管理环节险象环生;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已成为人类“第六器官”,而由于手机App常会恶意获取用户精准信息,因此,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精准型诈骗、甚至是“量身定制”的诈骗日益增多。有数据称,仅去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损失约805亿元,人均约124元。

  良法利器,乱世重典。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之下,捍卫个人信息安全,首先须有法可依。技术性的加密固然重要,网民练就火眼金睛也不可少,但更重要的,还是明确信息收集与保护、监管与责罚的关系。仅就个人信息保护而言,不少法律法规虽多有涉及,但条文乱杂,难成体系,结果自然是执法上“九龙治水”、效果上蜻蜓点水。据称,在中国首部网络安全法草案中,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已被置于重要地位。根据草案,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且应公开收集、使用规则;对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改变碎片立法的状态,让信息保护有法可依——这是终结个人信息乱象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之上,将信息安全置于信息价值之前、将公民权益置于网络发展之前,亦是“互联网+”时代的题中之义。一句话,依法治网,首先就要依法保障网民在虚拟生活中的自由与权益。(邓海建)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