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经济稳压前行孕育新希望

发稿时间:2015-04-16 09: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4月15日,一季度中国经济的“体检报告”出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长7%,符合预期。虽说有几项指标明显回落,不过,一季度经济下行好比是“倒春寒”,感觉有点“冷”,但孕育着暖天的希望。

  综合分析各项指标,一季度经济运行呈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基本面稳定,增速回落仍在合理区间。一季度开局总体平稳,7%的GDP增速虽然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1.3%的GDP环比增长创有数据以来新低,但仍在合理区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3.2%、6.4%、7.9%。

  二是结构调整日趋优化,经济品质有所提高。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工业创新势头加快,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节能降耗有新进展,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构成比例渐趋合理,消费挑大梁的轮廓已现。

  三是市场萌生新芽,内生动力加快积聚。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在改革大潮推动下,以“互联网+”为先锋,催生出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粉墨登场,新的经济成份日趋增长。一季度新登记注册企业数增长38.4%,互联网零售额增长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

  四是经济压线前进,健康势力上升。虽说一季度经济始终在制造业PMI荣枯线徘徊,但一季度就业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20万,相当于完成全年任务的近三分之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跑赢GDP。这些都是健康GDP的标志。

  当然,一季度经济运行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增大,通缩阴影渐行渐近,产能过剩,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出口受阻,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

  这些问题,有的是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金融汇率变动比较频繁,特别是美元强势升值,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一些地缘政治冲突有增无减,导致全球经济复苏比较缓慢。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体量庞大,复苏速度也慢,是情理之中的事。从国内因素来看,经济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煎熬中,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动力和旧模式的博弈还在进行中,新的生产力增长受到旧体制阻力的“对冲”,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的消退带来的影响,经济复苏仍需要一定时间。

  展望二季度乃至全年,中国经济还是大有希望的,可望做到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能够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作出这样的预测,是基于中国经济有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品质,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

  中国经济体量大,已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63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大国。偌大的经济总量,汇聚庞大的生产力和建设资源,为经济发展、GDP增速提供强大的可持续力。

  中国经济韧性好,是说中国经济有坚如磐石的根基,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经受得住大风大浪的冲击。

  中国经济潜力足,表现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通缩渐行渐近的的情况下,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的内需唱大戏,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投资的结构尚有调整的余地,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等待提高,如城市地铁、农村水利工程和城乡养老产业等,而且中国高铁已经走出国门,重装工业也在唱大戏。从基本面的情况看,新四化会带来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重要的动力来源。

  中国经济回旋空间大,表现为中国幅员辽阔,东方不亮西方亮,广袤的大地可以承载着经济变数,风雨来临,总能找到遮风避雨的地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在稳定增长中,中央政府倡导的“丝绸经济带”,重点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在调整结构中,经济空间合理化布局的重点也在中西部,主要依托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改善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几十年前的“三线建设”,其实就是启动中西部地区的回旋空间,不仅奠定了中国雄厚的军工体系,也为中国经济建设拓展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中国政策工具多,是就政策储备而言。中国政府拥有去年战胜经济下行挑战的成功经验,也为今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继续应对经济波动做好了政策储备。央行降息降准,只是小试牛刀,包括消费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法律政策和行政政策在内的若干政策储备,“弹药”充足。具体而言,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消费等六大消费将拉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一带一路的大项目清单将陆续公布落实,激发庞大的投资需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规划的出台,以交通、环保和“互联网+”为核心的基建投资将投身区域经济主战场,支援托底经济,而最近李克强总理率多名部长赴东北“督战”,振兴东北政策可期;货币会宽松积极配合公共部门需求的再扩张,也可抵御通缩势头;降准、降息还会大刀阔斧出现,逆回购、信贷抵押再贷款发挥短促突击作用;还有一个杀手锏,中国有3.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关键时刻可以拿出一部分对冲经济风险。

  中国经济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但我们有底气坚信,中国经济一定会复苏,寄托明天的希望一定会如约而至。(蔡恩泽)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