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压缩“高官”空间国企高管才会体制外拿高薪

董宏达

发稿时间:2014-08-31 10:0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在即。8月29日,中央政府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此前,《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未来改革中,国企高管能否“高薪”的分水岭是任命方式是否为行政任命,方案制定组前期调研显示,50岁以上的国企高管超过99%不愿意用离开“体制”换取高薪。(8月30日中国经营报)

  不愿意用离开“体制”换取高薪,既是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难点,也是此次改革能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关键。

  国企尤其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所以倍受关注,不仅因为他们的薪酬过于优厚,与一般企业的差距过于悬殊,更在于高管层履职待遇缺乏基本约束,导致挥霍浪费、助长不正之风乃至腐败,严重障碍着国企的发展。这种负作用不从制度上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弊端就很难消除。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国企高管不愿意用离开“体制”换取高薪呢?很关键的是体制内的利益大于体制外,留恋行政级别,说白了就是舍不得兜后路途径的权力。从公平角度看,国企负责人高官与高管一身兼,对国家对社会有害无益。

  国企、央企,属性应是企业,企业高管当强化市场意识而弱化行政观念才是。中央积极推进国企改革,选准的方向就是,逐步取消企业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和党政官员身份,改由市场化手段向社会公开招聘,以此产生真正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而50岁以上的国企高管超过99%不愿意用离开“体制”换取高薪,恰恰说明政企不分的体制必须改革,否则,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国企改革也就难以达到目的。

  改革到现在,剩下的全是硬骨头。尤其是央企国企改革,重点和难点全在高管层面上。早在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但是至今这项改革也没有得以落实,央企负责人与政府公务人员之间还存有相互调任的现象。现在提出“逐步取消企业负责人的行政级别和党政官员身份”,不是改革放缓,而是尊重客观现实,在操作层面一步一步地改革,最终要培养出真正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中央政府局审议通过的《薪酬方案》、《待遇意见》,从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入手,强化薪酬监管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抓住了国企改革的牛鼻子。《薪酬方案》通过顶层设计,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改革不是简单地降薪,而是建立一种合理的结构和机制。《待遇意见》则强调要按照“依法依规、廉洁节俭、规范透明”的原则,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明令严禁并取缔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的各种消费行为,换言之,合理规定之外没有其他“职务消费”。可以看出,改革的就是社会反响强烈的诸多弊端,弱化的就是影响企业发展、有悖公平正义乃至导致腐败的缺乏监管的过大的行政权力。

  两项措施并举,将央企薪酬待遇分配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而有效控制央企负责人的自利空间。既体现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又有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放在这两个关键上,可以预见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这样的改革措施真正到位,就可能促进体制内的国企负责人,放弃体制内身份,凭经营才能到体制外拿高薪去。

  央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决心已下,策略已定,现在关键是如何真枪真刀地推进。其中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加快落实逐级健全管理制度,逐级实施预算管理,逐级推进公开透明,显得十分重要。各有关方面应该协调动作,共同营造氛围,向公众展示改革的姿态,在关键点上尽快有所突破,这样才能给公众以信心,也由此赢得公众的支持。(董宏达)

责任编辑:褚津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