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度娘成名医”是对现实的无声反抗

杨燕明

发稿时间:2014-07-20 06: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一则《“度娘”何以成“名医”》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得火热。记者了解到,这是《人民日报》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得了病不去医院先上网,这样做到底对吗?记者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了解到,不少年轻患者就诊前都有“上网问诊”的习惯,甚至拿着网上的“诊断结果”与医生“对质”。对此,专家表示,上网了解医疗常识是提倡的,便于医生和患者沟通,但“看病”一定要让医生当面诊断。(7月19日《河南商报》)

  对很多人来说,伤风感冒了,有点小病了,甚至怀孕了,都有“百度问医”的习惯,虽然百度上的内容是泥沙俱下,但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如没有医学知识、身边也没有医生朋友等,“百度问医”还是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一时之间,“度娘”成为当下知名度最高的“名医”。按网友的话来说,“度娘”不仅服务态度好,而且是百问不厌、有求必应,最关键的是,“度娘”还免收“挂号费”,你说这样的“名医”谁不爱呢?

  事实上,“度娘”上的诊断,很多都是不准确的,这样的负面影响,多数人也知道,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百度问医”,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一种无奈之举。一方面,是看病难看病贵的尴尬现实,不仅要花钱,而且要花时间,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则是患者即便辛辛苦苦排了几个小时的队,跟医生交流的时间可能还没两三分钟,就开始和各种检测仪器“亲密接触”了。在这样的境况下,不少人选择“百度问医”,不过是对医疗现实的一种无声反抗。

  当“度娘”成为“名医”,这到底是谁的尴尬?一则,肯定是医生的尴尬,毕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一些人生病了,第一时间不是找医生而是找“度娘”,这就是对医生职业道德的一种讽刺。二则,这是医疗体制的尴尬,以药养医的现实下,让医生身上少了道德血液,这样的制度设置,显然是有问题的。三则,这也是计生卫生部门的尴尬,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已经进行很久了,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一直没能解决,这才导致“百度问医”成为不少人的救命稻草。

  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是,对于“度娘”的诊断,是只能参考不能盲信的。即便如此,“度娘”的粉丝还是很多,这就意味着,背后集聚的其实还有浓浓的民意期待。面对“度娘”诊断结果的不一与乱象,甚至会给人带来极大的误导,《人民日报》近期开出了“药方”,称“要想让公众摆脱对'度娘‘的依赖,必须建立医学科普的‘国家队’,正本清源,用科学权威的信息驱逐虚假信息。”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必须的。

  不过,这只是治标的一种方法,要想治本,我们仍需改进我们的制度设置。如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取消以药养医等应提升议程,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过去式;如要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加快推进社区全科医生,提高医生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态度,让每位居民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可信的医生。唯有这多管齐下了,“度娘”成为“名医”的尴尬现实,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不然,“百度问医”就还有极大的生存空间与土壤。(杨燕明)

责任编辑:褚津笙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