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文娱 >>  正文

海外网评:唐诗走进直播间,致敬诗教精神、厚植文化自信

发稿时间:2024-07-11 09:31:00 来源: 海外网 作者:何洌 中国青年网

VCG211370125778.jpg

图源:视觉中国

  “读诗原来是读我们相似的生命体验”“腹有诗书气自华,爱了爱了”“只要我们传承五千年文化,一定会生生不息”……近日,抖音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围观、评论。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现身抖音直播间,与网友分享自己的百岁生日心声。直播间里,还有各界嘉宾畅谈自己对诗词的感悟与理解,致敬叶嘉莹的诗教精神。通过品读诗词,人们心中的文化情怀得到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诗词文化传承有新方式。这场3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了281万人在线观看。过去两年,数百万网友在抖音旁听了由南开大学录制的“叶嘉莹古诗词课”;由叶嘉莹领衔众多名家学者讲解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累计播放1.5亿多次。截至目前,超过320万网友关注了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官方账号,#荷畔诗歌节 话题播放1.8亿,超过17亿人次观看了#我在抖音读唐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一成不变、一潭死水,而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借助新媒体平台,书本上的诗词歌赋正变得丰富多彩,既可以是凄婉美艳的动人故事,也可以是一段大彻大悟的人生经历;无论是伴着戏腔低吟浅唱,又或是顺着吉他和弦豪迈高歌,诗词的呈现方式不拘一格,也能让不同的观众各取所需,用自己的方式品味诗词之美。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守正创新,诗词文化的魅力还将进一步展现,让更多人为之倾心。

  在诗词中厚植文化自信。对于亿万中国人而言,从小就或多或少会接触到古诗词,或通过课本,或通过网络视频,随着年龄渐长,也渐渐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情感、道理。得意时,便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失意时,也不妨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阖家欢乐,有“千门万户曈曈日”的喜庆;独自一人,也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落寞;年轻时,“少年负壮气”可谓恰如其分,年迈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令人振奋;品读历史,人们感叹“是非成败转头空”,展望未来,中国人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这些诗句,都深深地契合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能够引发人们深刻的共鸣。恰如抖音网友所说,“读诗原来是读我们相似的生命体验”,可以想见,这些口口相传了上千年的诗句,还将继续激励着后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我们品读诗词,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文化自信也在我们心中不断上升。

  外国人也爱读中国诗词。中国诗词的意蕴,不仅感动着无数中国人,也传播向世界,吸引了海外读者的喜爱。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便不乏有网民分享自己阅读中国诗词的感触。有人写道,“苏轼是我永远的最爱,他的每一首诗词我都喜欢”;有人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来赞叹月夜美景;有人找到“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这一句诗,来解读自己喜欢的中国电影《卧虎藏龙》;有人说和中国人一起聊古诗很有意思,“春眠不觉晓”这句诗在国外也相当有名……甚至在商业领域,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就曾在个人账号发布中国古代诗人曹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时引发《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彭博社等外媒的各种解读。中国诗词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外国读者的关注,也证明了其独特的魅力。随着创新表达、创新传播的不断发展,中国诗词还将触达更多受众,使世界了解到中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诗教经历,叶嘉莹用蚕形容自己,“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方式,正有更多人领略到诗词之美。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让中国诗词传承不衰。(何洌)

原标题:海外网评:唐诗走进直播间,致敬诗教精神、厚植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张哲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