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爱国奋斗,南开人的精神底色,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发稿时间:2019-01-18 15:30:00 作者:王渤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天津考察调研。在南开大学,他参观了百年校史主题展览,与部分院士、专家和中青年师生代表互动交流,察看了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南开大学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情况。(记者张晓松、谢环驰)

  1月17日,是每一名南开人深深铭记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南开大学,详细了解南开大学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等情况,并与师生代表亲切交流,使每名南开人激情澎湃,倍感自豪。活动现场,千人合唱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嘹亮,“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云霄,很多学生留下了激动的眼泪,还有很多同学很受触动,在朋友圈留下“建好南开,成才报国”的豪言壮志。的确,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在社会中反响强烈,在赢得全国人民掌声和祝福的同时,也让更多青年朋友关注南开,希望了解南开,走进南开,揭开这所不忘初心、矢志报国的百年名校的面纱。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主题展前,静静观察,仔细品味,你会发现这所高校真的“不一般”。自建校之日起,南开大学不仅培养了周恩来、曹禺、陈省身、郭永怀等一大批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才,更是在办学治校中,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张伯苓校长前无古人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当时南开师生的爱国之心,也鼓舞了很多青年的报国之志。时至今日,“爱国三问”成为历史之问,更成为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为新时代青年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他们将个人的价值追求自觉融入到爱国奋斗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人。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南开园中就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他是我敬重的一位老师。老先生是中科院院士,当代资深的化学家,但从不以化学家自居,作为一名情系学生的老党员,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学生开讲大学第一课,主题便是爱国主义教育。90多岁的他,一直活跃在教学改革第一线,学校和家人曾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希望他能退居二线,但新的学年他又回到了熟悉的三尺讲台,老先生常说:“我喜欢与年轻人交流,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教育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这是我最高兴做的一件事。”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93年,肿瘤便使他切除了五分之四的胃······这位老先生便是申泮文院士。2017年申先生因病辞世,但先生身上爱国奋斗的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着年轻人,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普通人正确的价值观,它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抛弃的个人信仰,它更是隐藏在我们的血液中,转化为爱国行动的无形力量。也正是在像申先生一样的一大批南开师生共同努力下,南开大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学校弘扬“知中国 服务中国”的优秀传统,创建了如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的、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农药学科等组成的化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自身建设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披荆斩棘,同向同行,百年南开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

  如今,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创建”,这些国人曾经听起来陌生的词汇不再陌生,更多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商品走入千家万户。进入快车道发展的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顶尖科技成果研发的聚集地,必然要旗帜鲜明地为党和国家服务,牢记使命,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时代新人要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这些时代新人不仅要能够接受新事物,还要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不但能赶上新时代,还要走在新时代的前列;这些时代新人要将爱国奋斗作为永久的精神底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回望百年南开,“爱国奋斗”始终是主题主线,“公能日新”的南开校训始终是核心价值。这些元素已经成为海内外南开人身上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也必然成为敢于担当、爱国奋斗的南开人向新时代青年传递的南开最强音、中国最强音。(南开大学药学院团委书记 王渤洋)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