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让评论驰进网络新“蓝”海

发稿时间:2018-12-02 09:06:00 作者:李群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1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工作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了《网络评论蓝皮书:中国网络评论发展报告(2018)》。报告中称,近70%的用户每次花费15分钟至1个小时的时间浏览网络评论,其中单次浏览时长为30分钟至1小时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5.4%。

  纷繁复杂的舆论场,相对于精准推送、挟持流量的网文,评论是一种更深度的论说。行走在快速阅读模式的轨道上,网络新闻资讯“震惊体”盛行,语不惊人死不休,千方百计吸引眼球,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讲站队不问是非……能在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和不计其数的鸡汤网文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因为网络评论有其特有的价值存在。

  互联网时代,网络赋予了评论更多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评论文章,网络音频、网络视频、漫评、H5等纷纷出现,符合网络时代短而易懂的传播特性,也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人民日报》,从任仲平微纪录片、音频栏目“睡前聊一会儿”,到年轻评论员集体出镜的“两会侃侃谈”系列视频等等,传统媒体的评论乘上互联网的快车,在深度融合中向全媒型、全天候评论转型。

  无论评论的形式如何创新,形式如何多样,万变不离其宗,都应坚守“观点和价值”这两个阵地。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肃的论述论证,辅以精湛精妙的文字表达,网络评论才会有包容的思想力量和情感力量。当然,精湛精妙的文字表达,不是“九曲十八弯”华丽词藻的叠加,处处都是大排比;严肃的论述论证,也不是领导布置任务的讲话稿,这个“要”,那个“必须”。网络时代,贴近大众的语态,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找到传播的“诗和远方”。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给读者以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力量,是网络评论应该努力的方向。网络评论的优势,是以思想见长。最近几年,湖南《红网》集聚了一批网络评论人员,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激荡,在一方网格里做出大文章。一些擅长写网络评论文章的网友愿意在那里“过招”,既有对热点事件观点的表达,也有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深挖网络评论的潜在价值,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今年江苏举办的《新时代新江苏——E评40年网评大赛》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呈现了网络评论的又一个价值维度。

  用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网评论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有强劲的传播力。《网络评论蓝皮书:中国网络评论发展报告(2018)》报告中称,“网络评论的深度用户占网民总数的60.2%,其中经常关注网络评论的用户占比为48.0%。”这也是信息时代网民赋予网络评论的空间和力量。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去寻找点燃灵感、引发共鸣的视角,让评论驰进网络新“蓝”海。(李群)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