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乡亲们绽放的笑容里透露着改革的成效

发稿时间:2018-10-12 14:10:00 作者:杨飞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图片来源:光明网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故乡,坐着大巴车返回了工作的省城。回到家后,同事告知不远的地方正在办展销会,有天南地北的很多生活用品,遂带着家人前去。到了地方发现果真如此,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价格也不贵。看着丰富的各种物品,回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才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亲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

  往事不堪回首。以前也曾听父亲讲过,他们那一代人吃饭都吃不饱。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机械,完全是靠人力种地,收成如何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口粮。母亲说姥爷那阵子看孩子们实在是太饿了,没办法就天天从外边捡树上落下的柿子带回来。不到柿子熟的时候吃了拉肚子,那个时候母亲说她们真正体会到了饥饿的味道。

  打我出生开始,就经常看到父亲母亲在地里忙活。当然,这时比原先好了点,尽管吃得不怎么好但能勉强填饱肚子了。后来有了弟弟、妹妹,父亲也能够蹬着自行车出去打工了。当然,这个时候我们生活比原先更好了。最开始的时候,吃顿饺子都是个奢侈的事情。父亲打工慢慢攒了些钱,我们也可以一两个月吃顿饺子了。

  吃的好了,穿的“花衣裳”多了,童年回忆变得更加五彩缤纷。以前听母亲说过多次,那个时候家里面实在是太穷,买不起新衣裳,过年我们兄妹三个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后来还是邻居看不下去,到城里扯了几尺布,回来给我们三个做了件衣服。这些事情印象太深,以至于至今父亲和母亲见了邻居都满是感激之情。

  从上大学开始,家里条件慢慢变好了。弟弟妹妹上学都有了助学贷款,在学校里面还有勤工助学,能够解决生活费问题。当时妹妹上学还享受到了慈善资助,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当然,也不仅仅是我们家,乡亲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一些老旧的土房子,先后被推倒建起了楼房,乡亲们笑容一年比一年甜蜜。

  这次国庆假期回家,所见所闻更是感触颇多。记忆中的“水泥路”不见了,代之以宽敞的柏油路。以往脏兮兮的垃圾堆也不见了,代之以整洁的垃圾回收桶。以往的“架子车”、“木镰”不见了,代之以机动三轮车和大型收割机。一些乡亲们,都开上私家车了。一排排新房子拔地而起,见证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

  致富路上,有你有我。从物质贫乏到物质丰富,乡亲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获得感”也越来越强。当然,这背后有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有着改革开放的极大推力,更有着民本情怀的雨露滋润。而今脱贫攻坚正在加速,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的同频共振,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温馨。(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杨飞)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