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新时代第一轮明月由谁举起,看我青春

发稿时间:2018-09-24 11:06:00 作者:李群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中秋又至,正是花好月圆时。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不管是承载着厚重的故土情怀,还是诉说永恒的家国话题,都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融于民族血脉。

  中华民族向来对“圆满”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情愫和向往。今年中秋节连着丰收节,丰收亦代表圆满。家团圆,物丰满,新时代的第一轮明月,照亮万户千家。

  无论身处天南或是海北,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过中秋节,节日所寄寓的家与国的情怀都是一样的分量。网络曾有热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被热传的流行语,虽然有些“鸡汤”气质,但道理不假。中秋团圆之时,最不该缺的是温情,最应该“圆”的是亲情。但为了更多人的团圆,总有人坚守在最需要的地方。机场车站里青年志愿者行走的身影,医院里白衣天使守护着人们健康的每一个瞬间,地铁口笔直站立的武警官兵的背影,串连起来的正是这中秋佳节的另一道风景,另一片月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中秋佳节,不仅是万千游子惦念家园的乡愁,更是炎黄子孙爱国爱民的情感,因为我们深知,惟有祖国昌盛,方有小家和睦;惟有家国和谐,方有万家团圆。

  在家与国之间,青年不是生活的旁观者,而是青春的践行者。多少年轻人牺牲了与父母团聚的时光,赶赴在科技创新一线,风驰电掣的“复兴号”,让个体出行的“囧途”悄然化为舒适的“坦途”;多少人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小家,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乡舍农家,带去知识和技术,在乡村振兴的版图上刻下青年的奋斗印记。回头看看新时代,汗水洒田野的喜悦、天堑变通途的豪迈,天宫遨苍穹的梦想……一个个年轻人创造出一个个奋斗奇迹,唱响了一个个发展音符。说不完的青春故事,道不完的家国情怀,无论是驻守大“家”也罢,还是融入小“家”也好,中秋“家”和“国”的概念相得益彰,也印证“家和国兴”的真理,在万家团圆之时让这一轮明月更加皎洁。

  近期,受台风影响,安徽宿州狂风呼啸,暴雨倾盆。扶贫团干部曾翙翔放心不下村里的群众,一早便开车往村里赶。当曾翙翔开车来到王海孜自然庄时,车被一根雨中垂落的电线挂住,他在下车处理时不幸触电。从早上6点左右就离开怀孕3个多月的妻子,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他一直都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年轻的扶贫团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抗洪救灾的现场。胸怀青春之心,挥洒青春汗水,奉献青春年华,优秀青年勇挑重担,奋力拼搏,为的就是让一个个小家更幸福,让祖国这大家更兴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往直前,以奋斗的名义让青春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第一轮明月由谁举起,看我激扬的青春力量不负重望,定让明月圆,月下人团圆,让中国梦更圆!(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李群)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