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同是中秋,不一样的月饼

发稿时间:2018-09-21 10:30:00 作者:罗瑞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花好月圆”,表达出中国人过中秋节的一种朴素情感和文化传统。月饼象征团圆,寓意团圆美好,不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是中秋节绕不开的话题。

  记得在七十年代初上高中的时候,八月十五中秋节,家里吃饭时看不出与平常有什么大的不同,没有肉也没有鱼,只是多了一个豆腐,所不同的是到了晚上母亲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饼,然后切成五块,一人一块,这月饼不知叫什么名,但里面带有甜味,还略有一丝丝的葱和芝麻油香味,三下五除二就将月饼吞下,渴望再来点,可难以如愿。要知道当时月饼不是想买就买,得外加粮票,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高中毕业后,年底本人来到了江西省宁都县琳池垦殖场农场参加劳动,在农场整整劳动了三年,那时中秋节没有假,也就在农场过了三年的中秋节。琳池垦殖场在边远的山区,不像城里人那样有月饼票,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头顶又圆又大的月亮,我和场里的几个年青人来到琳池圩上,琳池仅有一家供销社小卖部开着门,里面陈列的商品少之又少,没有月饼,但有用土纸包着的硬饼,纸上渗透着点点油很有诱惑力,我们几个买了两筒硬饼,外带一瓶高粱酒。回到宿舍,那饼硬邦邦的,咬起来就像是啃骨头,咯咯的响,一边喝着酒,一边慢慢啃着,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夜。

  到了七十年代末市场开始放开,之后物质供应开始丰富,布票、粮票、食油票等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多花点钱,大多物品在市场都能买得到。月饼有个体自己做的,也有集体经营的,食品企业渐渐多了起来,月饼品质也不断改善,从硬变软,有蛋黄的、豆沙的、带肉多味的,奶黄冰皮、广式苏式,还有水果型的等等,味道越来越美,包装也越来越精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中秋节气氛越来越浓厚,餐桌越来越丰富,不再限于在家聚餐,在宾馆、酒店等定餐的比比皆是,到了这一天各大小餐馆宾朋满座。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营造节日气氛,中秋节还有了法定假,远在外地的亲人在节日假期从四面八方赶回,与家人团聚。同时,团聚已不限于在家中,为了更好庆贺并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出外旅游、聚餐者甚多,开着私家车,一家老小到远方去,到乡村去,一路观赏一路品尝,中秋节远不止于吃月饼那么简单,有着更深的内涵,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同样是中秋节,改革开放前后相比大不一样,从无月饼可吃到有、到多,从单一到丰富,月饼品种不仅数量多、质量好,而且节日食品供应也非常丰富、应有尽有,月饼已经不单是节日食品,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中秋节月饼的变化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小小的月饼蕴含着团圆和幸福,见证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话月饼,越说越幸福,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罗瑞明)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