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坚决取缔不能保障“生命底线”的滴滴!

发稿时间:2018-08-26 10:08: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滴滴一下,美好出行。”——这是在25日晚上打开滴滴官网之后,扑面而来的广告词。为让人印象深刻,这家独角兽公司把现代感在主页画面上做到极致,“拆解出行领域的算法科技、自动驾驶将改变未来交通、智慧信号灯缓解拥堵交通……”种种关于出行的靓丽词汇,在精心布置的场景之下,合力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矩阵效果。但这一切关于“在路上”的美好,对于23岁的乐清顺风车乘客赵女士来说,却是永远达到不了的彼岸。

网络图  

  “万分悲痛和愧疚”“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滴滴公司第一时间对乐清顺风车乘客遇害的道歉措辞。可是,当你把时间轴再拨到3个月前,在那个震惊全国的“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中,会发现彼时滴滴公司的道歉词几乎和现在版本如出一辙。我们不求在出事之后“道歉模板”的推陈出新,但却不能释怀的是,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两起年轻生命的陨落背后,在“责任”与“信任”的两方之中,到底是有什么被一再忽视甚至是无视的?

  在滴滴官方微博上,我们看到这样一则整改及安全升级工作进展更新的说明——“新版紧急求助功能已正式上线,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将进入按钮提升至显著位置,并添加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快捷方式,用户可自主一键拨打。”空姐在顺风车上遇害之后,全国舆情汹涌,滴滴不得不开始一场技术流的自我救赎。就安全权重而言,“紧急救助”本来就应该是出行交通工具的标配,且应该是被列于“置顶”的高度。毕竟,生命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绿色通道,这点,本毋庸置疑。

  但在这次乘客遇害案件中,我们却看到了一段现实版的“保持通话”,只不过甲乙双方的情绪完全不同:赵女士的朋友心急如焚,反复要求客服把那辆顺风车的相关资料予以告知,好给警方更确切的信息;而滴滴客服则似闲庭信步,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给您尽快处理”的客套废话之中,甚至是要求让公安民警直接联系客服的要求,都被陷于客客气气的套路中。不是说好了“紧急求助”吗,为何当“紧急”出现了,“求助”却失灵呢?眼睁睁地看着赵女士的生命陷于险境,亲友却无计可施,这种绝望,在滴滴所倡导“美好出行”的背景之下,显得如此讽刺与无力。

  对于这一个最大争议,滴滴回应到“我们无法短时间内核实来电人身份的真实性。”这显然是一种极其扯淡的推卸逻辑。滴滴知道,要解决互联网大出行背景下极具代表性和共识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自己必须主动作为。当前,交通工具使用效率、出行便捷度在共享经济的东风之下,都得以集体提升,之后,安全性将是决定滴滴自身发展瓶颈的重要考验。这个语境,先天性地指出滴滴应该“先知先觉”,要想到乘客所能碰到的“一万种险境”,并予以点对点的解决方案,至少得让“美好出行”的广告词掷地有声吧。如果对千千万万个电话“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话,那应该退而求其次,至少去谋求和警方之间的无缝对接机制,在第一时间把所有信息提供给警方,一切以保障生命为取舍,而不是事后一脸无辜地对求助者说:“我怎么知道你不是逗我玩?”

  事发之后,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紧急约谈滴滴平台浙江区负责人,鉴于滴滴平台顺风车业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紧急求助”没用,那就“紧急下架”,这样的循环似曾相识,但整改效果如何?何以防范之后生命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显然,这才是公众想要的答案。不能让每一次改进,都用人命作铺垫!

  所谓“美好出行”,安全当是摆在第一位的,这里不仅有对旅程的期待,更包含着对生命的呵护。当滴滴在市场之内做到一家独大之时,自我修复的技术功能却跟不上瞬间涨价的冲动本能,以人民群众生命为代价的滴滴,已经失掉了安全底牌。所谓“下架”只是暂缓之策,但倘若滴滴不能保障生命安全底线,那就应当坚决取缔!(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