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别让“英雄枯骨无人问”成时代之殇

发稿时间:2017-08-30 10:23: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资料图

  “英雄枯骨无人问”——这样一句愤懑的网络留言,出自一篇缅怀世界级“一代宗师”柯俊的网文留言,除此之外,大师去世的新闻网络热度竟几近为零。柯俊是我国国宝级科学巨擘,是“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的去世,也引发了网络对于“这个时代,我们该向谁致敬”的大讨论。

  柯俊老先生去世消息传出期间,正好撞上了郭敬明及其花边新闻大爆炸的时候,上到媒体新闻报业,下到朋友圈微博小巷,各种关于郭的段子、传闻甫一推出,立马就有成百上千条评论跟进。冰火两重天的是,网络平台上《“贝茵体先生”柯俊逝世,走完百年钢铁人生》发布后,十几天过去,评论量依旧少得可怜。天差地别的网络待遇,让一些人感叹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这次,真的是青年对于科学巨擘的冷漠之至吗?其实,板子还是不要习惯性地拍在青年身上为好。首先,扪心自问,在每天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平台信息之中,谁会对“柯俊”这个名字产生信息对接呢?如果不靠搜索引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人对这位科学巨擘一无所知,在快速、碎片式的网络信息消费中,很少有人会被陌生名字所定格。不过,同样是科学家,朱清时发表气功心得的新闻就能够迅速占据头条,这也说明大众并非是刻意回避对科学家的了解和阅读。但区别在于,柯俊和朱清时在大众中的信息对称,有着途径的截然不同。

  朱清时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的身份而出名,并曾以此在中国教育改革史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有机会在公众视线“走一遭”的科学家,目前来看,实属少数。更多科学家,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虽然做出极大贡献,但因吸引不到媒体的聚光灯,所以不为人所知。但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却并非是科学家们的主动选择。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社会认同度上会进行最大化的谋求,对于这些科学家而言就是要将自己所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公众化传播,从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发散。目前来看,科学家们的成就并没有进行一种显性的成功表达。

  这里的细分区别在于,极大部分的科学家是通过带学生的方法,完成经验和学识的交接;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些科学家有机会、也愿意走进公众,让更多人群对自身研究领域有所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就参加了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这个栏目,通过现身说法,把中国高铁娓娓道来。撷举这个案例,只是要表明很多科学家并非是拒绝媒体的心态,相反,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也愿意和媒体进行良性互动,就好比《百家讲坛》和诸多国学大师的牵线搭桥一样。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媒体有收视率的任务不假,但未必科学领域只能是曲高和寡的独唱,就好比柯俊院士的“贝茵体切变机制”,所公布出来的信息表明,这个颇为深奥的科学词汇背后,是包括美国、德国等多个世界级玩家在针尖上角力的领域。这里面的“三国杀”情节,如果用说故事的形式挖掘出来,必定也是引人入胜的。但在当下娱乐大行其道的环境里,各类娱乐新闻、明星花边更易吸引公众,也才是各方最热衷的投资领域,各种综艺节目都已经到了拼刺刀的地步了,谁还有心思去“科学探索”呢?

  这种对娱乐的过度关注,对科学巨擘的选择性忽视,不正是让我们错过了一个个仰望星空的机会吗?很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其个人品格和对社会和世界的贡献,不仅值得了解、学习,更值得当代青年去通过他们审视自己,提升自己。但就是因为那些科学家“默默”耕耘,奋战在科研一线,不懂炒作等世俗之事,我们就想当然地把他们给“无闻”了,这也会导致我们将错失很多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机会。

  今天,我国已经发展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并逐步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以此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如此宏观的大背景之下,媒体应当紧抓趋势,做一个称职的传播者角色,真正弘扬正能量,引领下一代向科学巨擘致敬,奏响中国梦之歌。(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