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日本青年一代更应学好历史

发稿时间:2015-05-25 08:2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立峰

  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关系前途掌握在两国人民手里。越是两国关系发展不顺时,越需要两国各界人士积极作为,越需要双方加强民间交流,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政府支持两国民间交流,鼓励两国各界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踊跃投身中日友好事业,在交流合作中增进理解、建立互信、发展友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该加紧反思战争历史的日本却让我们看到,自从安倍二次上台后,先是公开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继而加紧推动日本右倾化,并篡改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通过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特定秘密保护法案》,近期又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和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和平宪法基本已名存实亡,日本正走在越来越危险的路上。

  日本政府的军国主义复活,与右翼政客安倍的个人意志不可分割,其在战争历史认知道路上的歧化,又与美国密切相关。大国博弈背景下,中日双方的地缘、历史乃至情感渊源决定了两国比邻共生所要面对的纠葛极为错综复杂,但也正是这样一层关系揭示着两国往来的本质——“近”这一纽带始终通过两国民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中日一衣带水,同属东方文化体系,秦代徐福东渡日本,促成了日本“弥生文化”的诞生,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今天日本的徐福遗迹有五十多处。此后,又先后有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明代隐元大师东渡,他们在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互学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后,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本着“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理念,老一辈两国领导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并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纪元,而这一过程中两国的民间交往和有识之士的积极奔走功不可没。

  “德不孤、必有邻”,值此抗战胜利70年但中日关系却因日本右倾陷入底谷之际,3000名日本各界人士组成的大型观光文化交流团访华,传递出日本人民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中日同时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作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双方各层面的现实需求也是维护中日友好的基础和动力。对日本而言,唯有正视历史,与亚洲国家为善为伴,未来的路才可能越走越宽。对于中日双方,在政治上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共促和平,共谋发展,两国关系才能走出猜忌,走向互信,继往开来。

  战争已经过去70年,这代表着两国青年一代对战争的切身记忆已经远去,但历史不该被忘记。“历史是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期待日本有识之士看清世界局势,为民族未来大声疾呼,对军国主义说不。而日本青年一代更应该学习历史、正视历史、警示历史,用青年声音呼吁国家真诚反思,引领中日两国友好不退步、不断代、不变质。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领导者、建设者。中日两国青年有友好的基础,旅游、文艺、影视、动漫、教育、体育、经贸都为两国青年交往搭建了友谊平台,只要两国青年坚定和平信念,在以史为镜中互尊互信,不断播撒友谊的种子,不断为中日友好注入新内涵,两国关系必将逐渐走出经热政冷,走向世代友好,携手共同诠释“近邻胜远亲”。(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刘立峰)

责任编辑:贾元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