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记住冤案,忘记张氏叔侄吧!

邓海建

发稿时间:2014-04-16 07:4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浙江省政法委政治部副主任朱巧湘日前称,调查组将对浙江张高平叔侄冤案的原办理过程中公、检、法各部门办案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并将据此严肃追责。去年3月26日,张高平和张辉叔侄俩被宣告无罪释放,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家乡。一年过去了,“叔侄出狱一年各买宝马车,侄子年入20万”。(4月15日《郑州晚报》)

  问责的最后一只靴子不落地,张氏叔侄冤案就谈不上画上句点。

  日前,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歙县张氏叔侄冤案已经得到纠正,国家赔偿也已经全部到位。两人共计221万元国家赔偿金。这笔钱,说多也多,说少也少。相较于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十年韶光,还有那些屈辱与荒凉、那些戕害与绝望,是多少钱才能赎买过去的呢?

  如果张氏叔侄过得不好,关切他们的命运,也就是关切权利的命运;如果张氏叔侄已经开始步入新生,最好的尊重就是莫要打扰他们的宁静。他们能工作、会生活,不必遭遇歧视或成见,这就是最好的安慰。至于国家赔偿的那点钱,就像每个人家里存折上的数字,买宝马还是买洋楼,那是他们的自由,有什么好说的呢?倒是眼下义愤填膺或怒其不争的声音,恐怕还是道德洁癖的症状,总希图以自己的逻辑,逼着张氏叔侄拿了赔偿后立地当偶像——只是,这是他们的法定义务吗?别说人家相亲失败、一怒之下才买了宝马,就算是天天开着宝马游手好闲,若能弥补十年之殇,有什么不能被理解与被包容的呢?

  英国法学家丁尼生有句广为传颂的名言,“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沉冤得雪、真相大白,司法的良善与谦抑,才能以看得见的方式,捍卫着民众对之的热望与信仰。有些事情,早晚归一;有些是非,迟到就等于非正义。舆论在眼下要做的,也许并不是细究张氏叔侄今时今日的生活私隐,而是记住冤案上的吊诡与不堪,让司法制度与法治进程真正吃一堑长一智。在2014年的两高报告中,提及纠正冤假错案,不约而同都点到了张氏叔侄冤案。当此背景下,正义重现的纠错程序,显然就不能止步于只是公开赔偿环节而已。

  好在冤案问责已经启动,据说张氏叔侄的态度,也已从“永不原谅”到“很解气”。不过,眼下的这个“全面调查”,还是让人多有疑问:一者,数日前,浙江省高院院长齐奇表示,当初制造歙县张氏叔侄冤案的相关责任人已经被组织“内部问责”。既然调查组还在全面调查,相关责任人又凭什么被“内部问责”?这究竟是不同部门表述的“口径之差”,抑或是调查问责工作本身还没有理出头绪?二者,201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政法委政治部副主任朱巧湘称,调查组将对“二张”错案原办理过程中公、检、法各部门办案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严肃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一年过去了,这表态几乎是“原音重现”——过去的一年,难道还没开始“全面调查”?抑或这个“全面调查”就是个有始无终的事情?

  国家赔偿高调而欢快,程序问责低调而迟滞,谁是冤案纠错机制中的冤大头呢?

  在法学界看来,“张氏叔侄强奸案”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案例,因为在这起案件的重审中启动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这让早在1996年就被写入刑诉法的“疑罪从无”有了更实际的意义。一个法治社会,再也不能靠“真凶再现”或“亡者归来”为冤屈者洗刷不白了。权威数据显示:最高法院在2013年宣告825名被告无罪,最高检察院督促撤案25211件,提出纠正意见72370件,同比分别上升25%和27%。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有待完善与进步的司法现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氏叔侄冤案更具有标志意义——严防冤假错案,固然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冤案问责透明化,这个第一步都迈不出去,后面的路,又如何走? (邓海建)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