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没文化才看成秋裤门”是诡辩

王海

发稿时间:2012-09-06 06:1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苏州在建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在微博上刚一露面,就饱受网友吐槽。有人说它像秋裤,有人说它像牛仔裤,还有人说像背带裤。
  面对汹涌的嘲讽,9月5日,有苏州当地媒体以《没文化就看不懂“东方之门”》为题,刊文反驳。文中对“东方之门”从创意到设计再到实际效果,全盘肯定、高度褒扬,并表示其设计灵感来自于苏州古城门的创意,读懂设计师的寓意需要一定文化底蕴。
  照此说法,凡看这座建筑很丑像“裤子”的,就是没文化;凡看它是美丽的“东方之门”的,才叫有文化!
  美丑的评价,没有统一的可量化的标准。所以,同一栋建筑、同一样东西,甚至同一个人,美还是不美,每个人的评价可能不同。就像这座“东方之门”,大伙儿说丑,但有人非说它美。这个既没法儿去实验室化验,又不能拿到法院去判决,好像真是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气死人不偿命”的事儿。
  那么,世界真的就美丑不分吗?不,美丑的评判向来最为公允——它无法暗箱操作,不可能由谁来左右、定夺——必定先公开亮相,然后公众公议,最后达成共识,形成口碑。换句话说,大家都说美,那就是美;大家都认为丑,那就是丑。在同一个文化环境里,人们的审美可能会有所区别,但大致相同。
  许多网友认为“东方之门”像裤子,很丑陋,这仅仅针对其外观,和它拥有多少“中国之最”没有关系。但有人非认为它很美,说其“通过简单的几何曲线处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传承苏州历史文化”。笔者认为,这些好评不能算数,因为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刺猬说自己孩儿光,屎壳郎说自己孩儿香”。美、丑都是口碑,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不能算数,即便暂时算数,也不能长期影响大家的看法。正如千百年来,金字塔之美、泰姬陵之美、长城之美、赵州桥之美,从没有人去否认一样。
  相信,许许多多关注到“东方之门”的网友,和苏州市并没有过节,和项目方、设计师也没有仇恨。正因为此,网友对“东方之门”的印象,才是没有利益纠葛,没有虚荣干扰,没有感情色彩,是真正的客观的评价。对“东方之门”的相关各方来讲,网友的评价,比任何作为座上宾的教授、专家或评价机构的评价都客观,更值得听取和参考。
  相信,业内和有关方面对“东方之门”的褒扬和吹捧,也会有很多。这并不能成为相关方面反驳网友意见的有力武器,也不能抵消网友的吐槽。“东方之门”被认为是“永久性地标建筑”,的确,设计、拍板建造出如此庞大、永久的建筑,却承受如此嘲讽,很可能满怀委屈,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之感。
  但是,一个建筑,不是说设计师认为好看就好看,也不是说设计师认为有什么内涵就有什么内涵。酿酒,最后也可能做成一缸醋;画虎,最后也可能画成一只猫。从创意到作品,诸多的环节中间,一切都有可能。所以,“苏州古城门”的良好创意,最终有可能实现成为“秋裤”。“东方之门”最终融入了苏州人的哪些情感,寓意了苏州的哪些内涵,这些都不是设计者、建造者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一座建筑,能够展示出什么、寓意是什么,是物和人之间的心领神会,影响感染,而不是依靠生硬解释和牵强附会。受众领会不到创意,只能怪是作品有问题,不能怪受众没文化。
  网民对于“东方之门”的意见,相关方面应该认真听取,应该认真反思、评估创意的实现程度。如果坚持认为“看不懂‘东方之门’是因为受众没文化”,就是一种诡辩,也是一种幼稚的无聊的耍赖逻辑。这种逻辑,既是无理取闹,也是自欺欺人。(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王海)

责任编辑:王飞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