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时事 >>  正文

【地评线】河声:“以三新”为依托赋能智慧农业

发稿时间:2023-03-27 16:41:00 来源: 大河网 作者:李易 中国青年网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4亿多人手中的饭碗继续端稳。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一系列新科技、新农机、新农艺的应用。从北国寒地到渤海之滨,从三江平原到赣南红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印深深镌刻在大江南北的田野上。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重。我国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的逐步现代化。当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智慧农业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科技种田、智慧种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标配,尤其是“三新”——新科技、新农机、新农艺的广泛使用,为现代农业插上了翅膀,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景观。

  “新科技”是智慧农业的压舱石,没有科技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当今讲究的是科学种田、科技种田,唯有科学种田,才能事半功倍;唯有科学种田,才能稳产高产。田野里科技含量的高低决定着农业收成的成色。现代科技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春耕春种也好,夏季管理也好,秋收也好,都在讲究科技含量,科技水平越高,收成越好,这一点不容置疑。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告别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经营方兴未艾,机械化作业取代了手工作业,显现出科技进步的巨大威力。发展智慧农业必须实现科技现代化,没有科技现代化就没有智慧农业,让广袤的田野蕴含更多的“科技因子”,智慧农业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新农机”是实现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助推器”。农机现代化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潜心研究,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各种新型农具应运而生,贯穿于春种、夏管、秋收全过程。以山东为例,它既是我国农业大省,更是我国第一农机大省,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450家,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6%。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在春耕春种,在夏季管理,在秋收阶段,机械化作业完全取代了手工作业,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人们从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智慧农业显现了巨大优越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农艺”是现代化农业强国的新标配。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必须讲究农业艺术,农业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如何种粮上,还体现在诸如瓜果蔬菜的种植上。当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根本遵循。尤其在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的当下,我们更应该讲究农业种植艺术。种粮需要讲究农业艺术,好的农艺才会实现稳产高产;蔬菜种植需要农艺,好的农艺生产的蔬菜才会做到有机无公害;瓜果生产讲究农艺,有了好的农业艺术,生产的瓜果才会个大体硕。新农艺的应用离不开智慧管理,有人说,农业是一门艺术,此言不虚。瓜果蔬菜的种植讲究的是科学性,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数字技术,大棚蔬菜实行的是智能化管理,瓜果蔬菜的生产实行的是智能管控,温度、肥力、湿度等生长要素完全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今天做到了这一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必须以新科技、新农机、新农艺为支撑,颠覆传统的农耕方式,在广袤的田野里,在农业生态园里,充溢着“智慧因子”,让智慧农业成为新时代的亮丽风景,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助力添柴。(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易)

原标题:【地评线】河声:“以三新”为依托赋能智慧农业
责任编辑:朱浩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