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时事 >>  正文

意见“已听取”,何来乱收费?

发稿时间:2016-09-19 10:0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黄振明 中国青年网

   连日来,《法制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由于武汉各高校并未建立相应停车设施,门禁系统即成为校园收费标识——大门建起收费岗亭,高校校园摇身一变成收费“停车场”,同时高校每年数百万元的“停车费”收支成谜。(9月17日 法制日报)

   国家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 重点在于教育。在义务教育普及的当下中国,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高等学校更是人才的摇篮。所以高校的一举一动才使得人们尤为关注。

   校内停车应依法,合理收费须守规。高校有其运行成本,收学费等无可厚非。但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停放收费,是因其占用场地、维护成本所以才收费,但收费的多所高校,既无设置场地,也无停车服务,何来收费一说?且按规定,收费标准应该展开调查,听取各方尤其是消费者意见才能制定。虽然相关责任人表示已严格按标准执行,但是市民仍质疑不断且查看文件受阻,这未免不让人信服。

   停车收费成事实,所收费用在何处?武汉部分高校所收停车费用的使用,应该依法依规,而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相关负责人口头上的“所收费用统一用于交通设施管理”且不说无场地无维护,即使有,每年数百万收入的支出为何不敢透明化?至于物价局人员口中的,“处罚一事正在‘走程序’”又不禁让人深思物价局与高校停车费之间有何深层关系。

   我们都知道,教育以德为先,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自己最高的学历。试问若高校工作者,甚至领导者都不能以身为典,循规守矩,那么势必会对该校学生产生影响。希望在依法治国的建设过程中,各大高校能够真正的听取各方意见,切实落实相关政策,莫让“圣地”沾污点。(黄振明)

责任编辑:李晓伟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