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时事 >>  正文

中国经济:2015砥砺前行,2016满弓开局

发稿时间:2015-12-28 06:13: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胡敏 中国青年网

       2015年:

  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纷繁复杂、矛盾交错并初见弱增长的态势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各级党和政府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审时度势、砥砺前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顺利收官。梳理起来成绩是可圈可点。

  一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取得实效。这一年,政府继续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改革驶入“快车道”。按照本届政府的承诺,今年中央层面又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大幅缩减了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各级政府管理逐步从微观向宏观、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从单打独斗向纵横协管的转变。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今年工商部门深化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企业“一照一码”,不少地方逐步试点“先照后证”改革;各地通过着力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等,为企业、基层、社会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努力改善了企业营商环境。这一系列改革,促进了新设立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政府权力的“减法”正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5.8%,平均每天诞生新企业1.16万户。民间投资逐渐回暖。今年前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初步扭转了增速持续回落的势头。

  二是经济运行稳在合理区间,增长新动力不断出现。尽管从经济总量上看,四个季度经济增速还在逐步下行,但依旧保持在7%左右的合理区间,这从当前国际经济背景看依旧是一个中高速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0%左右。从经济结构看是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服务业比重超过50%,高端装备制造成为拉动出口的主力军,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在稳步优化、质量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更为盈实。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产业模式、新组织方式和新兴企业崭露头角并孕育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也蔚然成风。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国家规划”步入实施阶段,不同所有制经济更加融合发展,我国各类产业紧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良好机遇,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创新驱动正逐步替代要素驱动成为增长的主动力,也正在成为推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落地有声,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这一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了十次会议,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紧扣发展难题,以问题倒逼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制度建设领域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各项改革有章有序,落地有声。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年来也按照中央的部署,推出一大批指导经济工作的具体方案。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创新宏观管理方式,不搞政策的“大水漫灌”,而是相机调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化解了一系列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稳住了资本市场的动荡,实现了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兜住了社会民生建设的底,基本保持了“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平衡。

  四是国际经济话语权更加有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今年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纵横捭阖、卓有成效。中国领导人一年来走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贸易大单,与国际经济融合度和粘合度大为增强。“一带一路”建设受到沿路各国欢迎和主动参与,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终于成立并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人民币成功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中国负担联合国会费份额得以增加等。这些一方面体现快速发展的中国担当维护世界平衡发展的“大国责任”的包容胸怀,另一方面也体现我们主动参与和积极引导世界治理新秩序的制度性话语权逐步得以夯实。

  2016年:

  即将到来的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第一年。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的经济工作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继续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切实剖解发展难题,打好五大任务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6年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现实经济压力来看,这五大任务,实质上是相互关联,相互牵掣,有着内在联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化解产能过剩(去产能)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许多产业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原因,也有经济周期原因和体制性原因,比如,“一吨钢铁”卖不过“一斤白菜价”令人咂舌,今年的煤价跌落到历史低点,原油价格也受到国际油价大跌的困扰,等等。因此,在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基础上,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切实解决一批“僵尸企业”从市场上退出,做到市场出清,坚决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切实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此同时,要努力化“过剩产能”为“优势产能”,通过开辟中西部产业接续发展通道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纾解;也要把去企业库存与减低企业成本紧密结合,切实发挥管理创新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坚强五大政策支柱,实施好政策的组合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支柱”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让政府调控更加有效,让市场运行更加顺畅,就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从而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比如,在财税政策和价格政策上更加积极,以切实减少企业负担,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在转化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上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扩大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上紧密结合;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一方面要守住防风险底线,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建设,等等。因此,解决“五减”,本质上是要变“结构性减负”为促进“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补短”。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各个方面积极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本质上看还是传统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改革创新,以改善供给侧管理的视角,切实加大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消除利益壁垒,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权力于市场、还权力于社会,以充分激发企业活力、社会活力和大众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组织制度的成长步伐,尽快让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孕育而生,以创造新供给带动释放新需求;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未来的五年,加大力度推进区域发展均衡、城乡二元经济均衡、产业发展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均衡,以及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发展均衡,让更广大的群众普遍增强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只有深化改革,针对真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只有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无难不克、无坚不摧。中国经济才能行稳致远。

  即将过去的2015年成就辉煌,我们又站在新的起点上。2016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经济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开篇。(胡敏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丽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