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法院何苦被张礼礤吓着

盛翔:应对“替身门”缘何再度“欺实马”?

发稿时间:2009-07-29 13:4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部分网友用来证明“替身说”的张礼礤图片原来是从这张照片上截取的。昨天,新浪网友“子健(左)在博客中发出原图。

 

  对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许多网友将被告人胡斌在法庭受审的新闻组照与之前的照片比对,觉得外貌差异较大。他们质疑胡斌是替身出庭,甚至声称“真人已逃到外国整容”。(7月28日《南方日报》)

  平心而论,对在如此轰动全国的案件中使用替身,任何对司法公正抱有信心的人都不敢相信。但类似指鹿为马事件先例不少,人们又不得不保持怀疑。“被害人”明明还活着,佘祥林不也被判了故意杀人罪吗?网民“在不疑处有疑”地提出“大胆的假设”,亦是现代社会一种可贵的公共品质。

  遗憾的是,当地法院却斥之为“无聊、可笑”,并置网民“拿出一些证据来”的呼吁于不顾,一味“有疑处不疑”地重复强调自身程序上的无误。身为法院,应该最为明白讲证据的重要性。现在的问题显然不在于法院能不能证明,而在于根本就不愿甚至不屑证明。这只会对公众形成反向的情绪刺激,将本可轻松解释清楚的事情复杂化。

  某种意义上说,法院是在重走当初交警部门“70码”的老路。杭州交警部门正是因为在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调查,就轻信胡斌等人车速70码的说法,并在新闻发布会上公之于众,从而陷入了尴尬境地。

  现代社会中,公权部门被质疑应是常态。法院对“替身门”显得如此不能忍受,说明还未摆正自己的位置。因为,只有一个自认公民需仰望其凛凛威权的机构,才会将公众质疑视同一种公开侮辱,并拒绝以证据来回应。法治社会一个基本常识是,从来就没有“无聊、可笑”的公民监督,而只有“无聊、可笑”的公权回应。 (盛 翔)

 

张礼礤可能真的不是替身

“胡斌替身”事件真相 虚惊一场

张礼礤,你妈叫你回家吃饭

白白胖胖的胡斌说明了什么

杭州法院为何对“胡斌替身”做贼心虚

胡斌用替身是合理质疑

胡斌坐了两个月牢就变近视了?

从胡斌到张礼礤,离真相还有多远?

责任编辑:廖洁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