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大中小学校的国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提出了相应规定。加强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和党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决策部署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国防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对于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学校法治教育中,对国防法规教育课程安排不足,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国防法规“进课堂”“进教材”难;在社会宣传中,对国防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大,青少年学习国防法规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等。面对当前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的现实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质效。
加大国防法规教育进校园的力度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要主动占领这个阵地,推动国防法规教育进入教育教学计划、进入课程教材,从而进入学生头脑。
把国防法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在制订年度学校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计划时,把国防法规教育有机融入、渗透到相应的教育内容中,让国防法规通过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扎根。把国防法规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在军事理论、思想品德及其他有关学科考试中,合理地增加国防法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国防法规的积极性。把国防法规教育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利用考评杠杆提高教师抓好国防法规教育的积极性。
把国防法规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材。编写高校军事理论课教材或教案时,加大国防法规内容比重,重点讲解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与青年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重要条款。组织编写中小学国防教育、法治教育校本教材或教案时,应把中小学生应知应会的国防法规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讲授的内容中,以中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把国防法规知识贯穿于课堂教育全过程。
把国防法规宣传普及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成为校园国防文化建设的主角,积极参与校园国防文化建设。在学校教室设立国防教育图书角,在图书馆设立专柜,把国防法规书籍摆到醒目的位置,供学生们自由阅读学习。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通过举办国防法规知识竞赛、读书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国防法规。
创新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的方式方法
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只有积极创新国防法规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的活力。
用数字技术赋能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提高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的数字技术含量。发挥互联网优势,广泛开展网上国防法规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动员青少年广泛参与;开发青少年线上国防法规教育公开课,为青少年学习国防法规打造生动形象、无时不在的学习课堂。
广泛开展国防法规实践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到社区、农村开展国防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国防法规知识。结合建设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或专项法治教育基地,增加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内容,为开展青少年国防法规实践教育提供更多的平台。
推进国防法规进入全民普法规划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把国防法规纳入全民普法规划,可以强化各级各部门宣传普及国防法规的责任感使命感,扩大宣传教育的规模。
在全民普法规划中突出国防法规宣传教育。近年来,我国国防法规不断健全完善,这就要求全民普法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适时将新颁布、新修订的国防法规纳入全民普法规划,提出宣传教育重点,明确落实教育目标的任务分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自觉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社会氛围。
依托全民普法教育网络加强国防法规宣传。充分依托全民普法网络及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网络,积极开展国防法规宣传教育,从青少年日常生活入手,不断丰富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渠道。利用各级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加强国防法规宣传,为宣传教育创新发展提质增速。
大力加强国防法规普法队伍建设。普法队伍的国防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国防法规宣传教育的成效。要加强对各级普法部门和热爱法治宣传的志愿者及相关人员的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和增强国防法规宣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他们积极学习掌握国防法规,做“国防法规的明白人”。组织学校法治教育教师系统学习国防法规,提高国防法规素养和授课能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公益性普法组织及其他从事全民国防教育的社会性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国防法规普及宣传,不断壮大国防法规宣传的社会力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的格局
加强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要努力构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加强与青少年家庭沟通协调,并争取社会各单位各部门大力支持。学校要加强与各级全民国防教育职能部门、普法工作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抓好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利用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等时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丰富多彩的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了解国防法规知识,提升国防法规素养。
父母要当好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的“第一教师”。教育部门要不断健全完善家校合作机制,积极向家长宣传推广家庭国防文化建设和家庭国防法规教育的经验,制定家长国防法规学习教育手册,强化家长对子女进行国防法规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开展家庭国防法规教育的能力。父母要积极参加全民国防教育活动,自觉学习国防知识和国防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国防素养,主动履行国防义务,用良好的家风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孩子;鼓励孩子主动接受国防法规教育,经常陪同孩子参与各种国防教育、国防法规教育实践活动,在亲子互动中共同接受国防法规的教育熏陶。
社会要为青少年国防法规教育打造丰富多彩的载体平台。各类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场所,要加大国防法规宣传力度,结合参观内容解读相关国防法规条文。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结合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及重要法规颁布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国防法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国防教育工作者深入大中小学宣讲国防法规;面向青少年举办国防法规知识竞赛,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国防法规的积极性。构建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国防法规教育传播体系,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国防法规教育宣传,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
(作者单位:澳门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