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思政工作能力的路径探析

发稿时间:2025-02-13 15:35:00 作者:陈曼萩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高低,关乎广大高职学生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新时代教育领域的诸多新情况新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顺势而为、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自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清晰定位职业使命

  清晰定位自身的职业使命是高职院校辅导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辅导员明晰职业使命,就是要明确在岗期间做什么以及做了之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关键问题。但是,在高职院校中,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属于无其他就业机会选择下的“被动择业”,在某种程度上对自身应当承担的职业使命本就知之甚少;还有部分辅导员虽然在一开始对自身的职业使命比较明确,但随着周围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呈现出淡退之势。显然,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明晰职业使命方面比本科院校辅导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必须将清晰定位职业使命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基本抓手。辅导员要定期审视自身的职业使命感是否有弱化的趋势,检视自己的工作实践是否存在偏离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使命要求的现象,不断在思想状态反省和工作状态自查中重视职业使命、明确职业使命、强化职业使命、践行职业使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把稳思想之舵、掌好政治之帆。学校要将辅导员明晰自身职业使命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对辅导员明晰自身职业使命的情况从总体和具体两个层面进行动态化精准研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和惩罚机制,营造讲责任、担使命的文化氛围,从柔性、刚性两方面最大限度确保辅导员始终准确定位自身的职业使命。

  持续筑牢理论根基

  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思政工作能力离不开坚实的理论根基。随着校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越加复杂化,无论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还是学生,所面临的社会诱惑和潜在风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都要隐蔽和难以预料。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在知识理解掌握程度以及面对诱惑和风险的定力保持上,相对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较为弱化,这就更需要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群体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由于在学历层次、思政知识掌握的牢固性等方面总体上与重点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存在一定差距,同样面临着在各种诱惑和风险面前走向迷失的较大可能性。“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想在价值理念上引导好学生,在成长路上履行好人生导师的职责,就必须首先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必须不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学习力度。一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不断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经典论著,持续拓宽理论视野,夯实理论根基,筑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理论的清醒和彻底增强指引学生走出思想困惑、纠正失当行为的效果,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理论的笃信笃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和钻研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原文,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的独特规律和特殊方式,为对症下药根治部分高职学生的思想“病症”打下坚实基础。

  有效掌握学生情况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对象是高职学生,必须有效了解和掌握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思政工作能力的重要抓手。要充分考虑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同一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往往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本就更趋易变性和复杂化,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怀有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了解学生的各类基本状况,以不嫌琐碎的心态和久久为功的毅力去观察感受学生的所思、所言和所行,确保始终将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工作做在前头、落在细处。

  除了要具备长期了解学生情况的意愿和耐心外,高职院校辅导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调查研究学情的能力。在运用结构性问卷调查法、非结构性访谈法等正式途径了解高职学生的情况时,注重涵盖学习、生活、家庭、社会关系、思想动向、政治态度等各类基本且重要的情况类别,通过在亲属、同辈学生、授课教师等相关群体的调查中综合了解学生情况,为全面、客观、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注重发挥偶遇交流、谈心谈话、班级小聚、节日问候等非正式场合和途径的作用。以看似“无心插柳”的形式了解高职学生的真实思想动向和政治态度,将较为严肃的正式学情调研方式与相对轻松的非正式学情调研方式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各种接触和交谈中,要不断增强把握其思想状况和对风险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从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神情举止中捕捉其思想的细微变化,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苗头,及时进行必要干预,从而将问题化解于萌芽阶段。

  精准研判思政形势

  精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新形势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重要条件。受自身观察角度以及周围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能科学、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形势,以致其在做学生工作特别是在应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时还停留在既有思维方式上,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这意味着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新时代必须在精准研判思想政治工作形势方面下足功夫,比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并已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海量信息在人工智能助力下加速流通,其中夹杂的不良思潮、错误观点更加隐蔽化、软性化;“90后”“00后”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主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好奇心重、个性化追求显著……只有清楚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的综合性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才能深刻认识所面临的思想政治工作风险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谋划应对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事半功倍。此外,高校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势还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的变与不变,精准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形势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与时俱进、精准施策,为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合格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