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推动顶尖人才自主培养的路径探索

发稿时间:2024-04-26 11:19:00 作者:谢冰蕾 李伟平 来源: 宁波日报

  谢冰蕾 李伟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之际,浙江“新春第一会”,聚焦的正是人才。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顶尖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宁波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行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近五年,全市共引进顶尖人才34位、立项顶尖人才科技项目22个。2023年,宁波更是实现中国“两院”院士自主培养零的突破,“杰青”“长江”等“准顶尖人才”培养多方向突破,为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水平和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力量。当前,加快谋划推动顶尖人才自主培养,提升宁波培育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能力,是当前宁波推动“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

  政策上:突出专项,构建制度性“红利”

  系统梳理现有人才政策,破解制度性障碍,配套顶尖人才培育专项人才政策。一是制定专项政策。专题研究顶尖人才培育工作、发展规划、政策方案,破解优化“普惠性”“照顾性”“重复性”的政策障碍,围绕“准顶尖人才”选拔、培育方案、过程监督、结果评价等环节设置专项政策文件,为实施顶尖人才培育计划保驾护航。二是设立专项项目。加快设立“准顶尖人才”培育项目,补充“准顶尖人才”到顶尖人才阶段的专项支持配套项目,形成“准顶尖人才”培育期和顶尖人才成长期的姊妹配套项目,逐步改变由引向引育实质性的转变。三是设立专项资金。设立专项经费开展顶尖人才培育工作、研究工作,支持鼓励各大平台、重点单位探索试点顶尖人才培育模式探索。

  方向上:面向优势,布局最需要“地图”

  系统研究宁波最需要、最迫切、最重要、最有优势的领域方向,紧紧围绕宁波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高校、科研平台的优势学科,形成顶尖人才培育的“方向地图”“人才地图”。一是重点划范围。在现有发展优势基础上,有重点、有梯队地划定顶尖人才自主培育领域。比如在学科上围绕力学、水产学科等,在产业上聚焦化工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确定方向性领域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优先支持“四个最”领域中目前尚无顶尖人才的方向。二是确定人才图谱。系统梳理重点方向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和布局,评估遴选人才名单,建立重点培育名单库,实施重点人员“一人一档”,深入研究分析人才短板,为顶尖人才培养铺设阶梯式成长路径,全链条建设顶尖人才“大兵团”。

  平台上:强化重点,投放最大化“资源”

  聚焦重点学科平台、重点企业,促进优质资源要素集成,建立重大攻关项目倾斜机制,为“准顶尖人才”提供最大化平台资源配置。一是聚焦重点学科、重点企业平台。梳理研究宁波当前重点优势学科、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以及现有顶尖人才布局领域,形成若干顶尖人才培育的孵化平台,有组织开展项目、奖项、人才等最优资源要素的集聚。二是推动重大攻关项目倾斜。设立一批重大攻关项目面向“准顶尖人才”招标,支持“准顶尖人才”担任负责人“挑大梁”“当主角”,加速“准顶尖人才”迅速成长。三是搭建共享融通机制。推动“准顶尖人才”在高校、科研平台、企业等平台上共引共聘共享,探索资源最大化供给的“产学研用”人才共享培育模式,谋划本地优势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

  环境上:注重平衡,促进全方位“合力”

  从资源配置、职业生涯、评价考核等维度,着力塑造与人才期盼相契合的最优服务。多元化的人才服务和环境塑造是人才工作的重要方向。一是建立资源配置的统筹机制。当前各大平台主体的资源配置不一致,进而容易导致人才获得感的异化。试点建立顶尖人才社区,通过市级层面统一规划打造,并将“准顶尖人才”纳入规划范围,提升人才获得感和人才交流性。二是加强人才的职业生涯关爱。在日常生活、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加大对“准顶尖人才”职业成长的关心关爱,建立“一人一档”,定期走访交流,为人才成长困惑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三是优化评价考核体系。在项目支持上建立“严选宽评”“里程碑式”的评价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定量考核条件,给予“准顶尖人才”足够的信任,充分释放人才的考核压力。

  策略上:充分借力,推动各要素“集群”

  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城市对顶尖人才培育的经验来看,现阶段宁波要以基础攒优势、以优势引资源,促进顶尖人才培育要素的汇聚。具体来说,一是引育结合,以引带育。以人才链为单位,持续加大重点学科、产业领域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大“准顶尖人才”的引进力度,确保人才链中上段的数量和结构比例。二是强化合作,链接全球。政府同各平台、企业联合,以世界顶尖高校、全球领军企业为对象建立联系或合作关系,充分合作充分挖掘集合国际化优质资源要素,推动顶尖人才培育的资源集成。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