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阶段,面向全面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要切实做好确保粮食安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持党对粮食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确保粮食安全工作优先地位,坚持供需统筹,坚持城乡统筹,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撑,强化有效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保障。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要从多方面予以深刻认识。
藏粮于地,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持续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十八亿亩耕地不动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好“农田必须是良田”,确保十亿亩高标准农田建成。二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从种子耕地到生产再到产业链、供应链,再到产业园、市场、物流、保险,全过程抓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保供能力,强化链主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合作,大力支持农产品仓储、冷链、追溯、流通领域新业态以及公益性市场发展,创新流通模式,确保有效供给。四是健全粮食生产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一般公共预算重点优先保障领域,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相关领域贷款投放。加强农业信用信息共享,进一步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引导信贷担保业务向农业领域倾斜。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模式。
藏粮于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粮战略、人才强粮战略、创新驱动粮食安全战略。一是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开展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行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加快先进适用农机研发推广。二是开辟粮食生产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粮食生产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深入实施数字粮食安全行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三是打造出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化农民“领头雁”队伍,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的职业教育,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农业激励机制,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四是全过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进一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藏粮于市,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储备和购销领域监管,实现粮食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一是全过程抓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三是深入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扩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布局建设一批城郊大仓基地。五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六是继续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深入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
藏粮于民,进一步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在充分发挥大国粮仓压舱石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发挥千家万户家庭粮缸作用。一是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从源头上保证粮食安全,不断鼓励探索发展“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订单种植”等模式,真正实行“多种多得”。同时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精准分类给予农机购置补贴省级累加补贴。进一步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精准弹性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鼓励支持多元主体入市收购。进一步落实粮食种植保险和惠农担粮食贷等金融扶持政策,切实减轻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风险,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大力提倡和有效推动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进一步优化,鼓励实施推广家庭适度储粮计划,加速新式家庭储粮装具推广应用。三是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四是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
藏粮于结构,因地制宜,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药则药,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满足新阶段新消费需求。一是因地制宜发展食物产业,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通过稳产能、扩大肉蛋奶供给、提升畜禽品质来发展优质畜牧业、提升畜产品供给。通过发展特色水产苗种产业、建设渔业牧场生产基地、推广绿色种养结合,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提升水产品海产品供给能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食品精深加工,提升森林食品供给能力。通过科学利用农村闲置地、废弃地等非耕地土地资源,发展设施农业,提升粮食供给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农林牧副渔产品产业结构,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继续实施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政策。三是因地制宜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发展林下种养,深入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进划区轮牧。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
藏粮于治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出台。一是加快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粮食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同职同责。二是强化党委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保粮食安全。坚持以党建引领粮食安全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四议两公开”制度。三是深化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设立村庄科学储粮联络员,指导农户科学储粮,深入开展“粮食安全治理示范村(社区)”创建,组织开展全国粮食安全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打造科学储粮示范村、示范户,拓展新时代粮食安全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粮食安全示范点创建活动。四是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粮食安全基层治理平台。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粮食安全治理方式。健全并将粮食安全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出台。五是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宣传工作,弘扬和践行粮食安全新风尚,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粮食安全学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共保粮食安全的生态氛围。
(作者系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雷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