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理论 >>  正文

崇高的精神 伟大的人格

发稿时间:2018-05-11 09:55:00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陈耀辉 中国青年网

  (一)

  马克思在17岁读中学时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的职业选择是要“为人类幸福而工作”。他在这篇作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他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是一个17岁年轻人说的话。其思想之深刻,感情之炽烈,眼界之宽广,气概之豪迈,堪称千古一人。正如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马克思用他奋斗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且自他去世以来,确实有无数高尚的人面对他的骨灰洒下热泪。我们每一个信仰他的思想的人,都会对他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伟大情怀,无限向往,由衷崇敬。同时,在这深挚的崇敬中,我们也会感受到他的强大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为我们涤荡一切庸俗杂念,使我们得到心灵的充盈和洗礼,让我们变得更加向往高尚,更贴近马克思的伟大心灵,更深信马克思及其追随者的伟大梦想。

  (二)

  为人类幸福而工作,不单是一种志向、一种抱负、一种担当,这对于马克思来说更是终其一生的考验和磨砺。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在欧洲,要想为人类幸福而工作,就必须与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作斗争,揭露他们,批判他们,打击他们,宣判其末日的来临。这就决定了马克思的一生难得有安生的日子。事实正是这样,由于从事革命活动,1848年12月普鲁士政府剥夺了马克思的国籍。从此,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他成了没有国籍的“黑人”,直到去世。

  普鲁士政府、法国政府、比利时政府,以及普鲁士科隆当局轮番将马克思驱逐出境。房东甘当警察的帮凶,把马克思一家的行李和家具扔到大街上,强令他们搬离。布鲁塞尔市政当局更为可恨,他们先是带走了马克思,随后又以莫须有的理由把燕妮也抓进监狱,而且把她和一个“狂暴的疯子”关在同一间牢房。

  如此颠沛流离的生活,几无容身之地的处境,足以毁灭一个人,而马克思是怎么看待的呢?他不乏幽默地说:“我是世界公民。”

  终其一生,马克思都以“世界公民”的身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公民!

  “世界公民”,我们现在谈起来似乎是个佳话,看上去也很浪漫。可是,如果你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曾经拥有一定身份、优渥生活、才华横溢的人,有妻儿老小一大家子人,被各国政府当局下驱逐令,不得不到处迁移,连个合法的国籍都没有,家里人怎么看你?亲友怎么看你?社会怎么看你?能够不顾这一切,仍然坚持走自己认定的道路,不改初心,内心该拥有什么样的梦想和信仰,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这样的“世界公民”,全世界只有一个。我们在介绍马克思的自然情况时往往会说,他是德国人,这是不准确的。他只是出生在德国,但是他早已被剥夺了德国国籍。所以从社会身份来说,他已经不是德国人。他后来长期流亡英国,但是也不能算英国人。偌大一个世界,居然没有一个政府敢于收留他,因为他的思想对那个腐朽世界来说太可怕,他的思想足以掀翻资产阶级精心构筑的不平等的社会大厦。当然,如果从现代历史角度评说,当时的任何一个资产阶级政府,都没有资格占有他的英名,因为他是世界公民,他属于全人类。

  (三)

  人生天地间,追求富裕的有地位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美好的梦想,也是人之常情。确切地说,这也只是“常人之情”。一个有志于献身伟大事业的人,他们的志趣,他们的追求,他们的苦乐,都不能以“常人之情”来衡量。马克思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说明孔子是有更高尚追求的人。与这个高尚的追求相比,所谓的“富”和“贵”,都是浮云。

责任编辑:王秀丽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