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南方时论: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

发稿时间:2016-05-21 09:13:00 来源: 南方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五路大军,我们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总书记讲的这五路大军,是指包括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强调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这是我们党立足当前、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人才按专业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科学技术人才,一类就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提供十分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五路大军,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人才。

  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是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要完成好这一项工作任务,就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减少对他们创造性劳动的干扰,让他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对来自他们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对广大知识分子而言,打铁也要自身硬,要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不要被总书记一语戳中要害: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

  要完成好这一项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不要觉得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自己都能讲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学问。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经常给他们出题目,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

  要完成好这一项工作任务,就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要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广东正阔步行进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有着得以一展身手的宽广舞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