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艺术的人民性不是一句空话
发稿时间:2016-03-08 12:50:00 作者:陈雨人 来源: 新民晚报
图为昨晚吕老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
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主办、上海爱乐乐团承办的“把心交给祖国——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昨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首都音乐界人士和各界观众一千多人为老艺术家精湛的作品和崇高的人格而欢呼鼓掌!音乐会上半场作品是耳熟能详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以及一系列吕老作曲或改编的电影音乐。诞生于1965年上海之春音乐节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整整红了50年,短短10分钟左右的长度浓缩了中国人民从被压迫、到奋斗以致胜利的逻辑情绪,配器十分磅礴,有着出色的令人昂扬的受众效果。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快乐的单身汉》主题曲、电影《庐山恋》插曲《啊,故乡》、《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管弦乐序曲《城南旧事》……这些体现着几代人集体记忆的情绪符号相信依然能打动今日年轻一代的内心,我在现场看到不少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老电影音乐响起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们与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吕老1990年为电影《焦裕禄》写作的管弦乐序曲第5号以及插曲《大实话》,在兰考深入生活的结果是吕老决定大胆使用河南民间音乐的元素,在管弦乐中加入唢呐、二胡、琵琶、扬琴、古筝等乐器。特别是唢呐的运用,既有苦难悲情,又体现明亮高亢的主题。那首后来被李雪健唱红的《大实话》居然完全被人当成了中原名歌:“……瞎子点灯白费油,千金难买老来瘦……共产党是我们的好领头……”可见艺术家对扎根土地、对艺术体现人民性的用力之勤、之深。
音乐会下半场演奏的是吕老的新作,交响组曲《使命》。这首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创作的交响音乐经几次修订于去年完稿,今天是世界首演。组曲由一首序曲,中间四个乐章,最后加一首尾声组成,全曲长达40多分钟,是一首大型作品。整首作品体现着《红旗颂》的影子,如后者的姐妹篇,述说着我们民族近代的历程。序曲部分弦乐声部奏出十分低沉深远的主题,象征着民族的沉睡和沉沦。第一乐章用二胡与弦乐声部的对位呼应,由弱渐强地表达了觉醒和抗争的主题。第三乐章用打击乐表现的强烈节奏也给人印象深刻,预示在困顿中的前行、牺牲……第四乐章唢呐的运用炉火纯青,高亢激越,是人们的情绪高潮,也是音乐的华彩。
吕其明老先生今年已86岁高龄,依然创作热情不减,这种令人羡慕的创作生命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始终不渝的责任感。音乐会结束后吕老的致辞感人至深,他讲述了自己10岁起随父亲投身革命的经历,讲述了父亲在43岁时壮烈牺牲的悲壮,他说父亲牺牲后并没有留给他任何物质意义上的财富,却留给他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遗产,这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投身于人民中间,将自己奉献给社会!
听着吕老发自内心的话,我在想,艺术的人民性真的不是一句空话,那到底什么才是艺术的人民性呢?我想,它或许就是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生育自己的那片土地所表现出的全部历史情怀和现实情怀。
陈雨人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