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这种精神,习大大赞叹不已

发稿时间:2015-09-11 16:4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靠近天的地方,但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饱受阶级和艰苦生活的双重压迫,原本雄踞一方的苍鹰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共产党进藏解放农奴为西藏送去自由;实施援藏计划为西藏送去人才;帮助办学兴业为西藏送去技术和生产力。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01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359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翻了42倍。西藏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援藏干部作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在8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这种西藏精神就是敢于牺牲个人利益,坚定信念,忠诚事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们是绽放于高原上的格桑花,随处可见,却美得傲人。在当年进出西藏的干部中,也有习大大的身影。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习大大一路考察调研慰问,感动于诸多的动人事迹,对“西藏精神”赞叹不已。

  舍我其谁的思想境界。站在西藏似乎伸手可摩天,高声惊天人,多少人对它慕名不已,可面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却又犹疑不前,这是常人的理性选择。可是一批批的援藏干部面对这种艰苦的环境,却毅然前往,因为他们牢记党的嘱咐,不辱使命。他们进藏建设,想要改变落后的面貌,改善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是援藏干部不同于常人的理性选择。进藏工作,个人海拔在提高,思想高度在爬升。1998年6月19日上午,在林芝地委行署隆重召开欢迎第二批援藏干部大会上,习近平说:“福建1995年送到林芝地区的第一批援藏干部,是从1300多报名者中精选出来的。1998年初以来,省委和省政府组织首批援藏干部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省各地巡回报告,在福建兴起新一轮援藏热潮。有选派任务的3个地市和13个省直单位,报名应选人数超过1500人,经过严格考察、反复衡量,最终精选出第二批进藏的23名干部。虽然人数不多,但肩负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3200多万人民的重托。”当年的西藏条件大不如现今,可干部们不畏劳苦、踊跃报名,这与首批援藏干部先进事迹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批次人员于心灵交流中,已先进完成了思想境界的衔接,正是这种思想境界的影响与砥砺,援藏工作才会取得长足的进展,获得丰硕的成果。今天西藏的条件再怎么改善,但舍我其谁的思想境界永远不能丢失,否则援藏工作会变成逐渐枯萎的格桑花。要想进入西藏援助,克服思想障碍为先,克服生理障碍为次。

  经受考验的坚定信念。进藏建设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任务,更是光荣的政治任务。所有的援藏干部能主动请缨,凭的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建藏信念的无比坚定,否则就会成为可耻的逃兵。在当年进行的援藏干部交接过程中,习近平高度评价了第一批援藏干部。“你们没有辜负党的重托,没有辜负福建人民和西藏人民的重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们不仅和当地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还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了正气,激励着人们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福建人民感谢你们。”党与人民的重托千钧重,重托的后面是无尽的信任,因此援藏干部在使命与信任的鼓励下,才能极尽所能地跨过一切藩篱,用实际行动带来西藏实实在在的点滴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他们也进行自我嬗变,变得更加坚强而多智。这样历练出的干部忠实可靠,可委以重任。今天援藏的干部,要将建设西藏作为最好的试金石,通过实际行动,将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打磨得金光闪闪。

  吃苦耐劳的战斗作风。援藏不是去旅行观景,而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去完成艰苦任务。没有吃苦战斗的精神是无法战胜外界与内心的一切困难的。能吃得了援藏的苦,天下没有什么不是甜的;能走得通西藏的路,天下没有什么路是走不直的。援藏干部的吃苦耐劳精神可圈可点,甚至可歌可泣。当年习近平听完援助米林县干部的动人事迹后,他说:“米林的援藏干部是我在福州市委书记任上选拔的。我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心还是连在一起。叶康勇他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相信援藏三年下来,回去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习近平动情的话语已将同志加战友的信任溢于言表,已传达出对援藏干部吃苦战斗精神的高度评价,已流露出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满满期待。追求事业的进步是每一个上进者的雄心,援藏是对这种雄心的最好淬火。从人生意义上说,援藏也许是援藏干部人生中最美好而重要的时光,“吃得菜根,百事可为”。每一批的援藏干部在内心里,都要要求自己做到将这面能体现个人优秀品质和丰盈精神的战斗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

  汉藏一家的民族情怀。当年进藏部队是要解放西藏人民,后来援藏干部是要安康西藏人民。如果没有汉藏亲和的民族情怀是做不好建设西藏的工作的。援藏就要把西藏的工作当作自家的工作,把西藏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当年6月19日在林芝地委行署工作汇报会上,才旺班典专员报告:“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把12万的生活补贴,全部用在群众身上。”说到这里,才旺班典动情掉泪。习近平称赞道:“这种精神是孔繁森精神的体现、老西藏精神的发扬,邓保南(福建省第一批援藏干部领队)是窗口。”其实这样的先进事迹不胜枚举,援藏干部对西藏的建设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离开时,农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行,其时天降大雨,人们伫立在雨中流泪,哈达在援藏干部的脖子上堆成了雪山……在援藏干部的努力与表率下,汉藏之间情深谊长如同绵长的雅鲁藏布江一样,奔腾不息。吃尽了苦,受尽了累,为的是这份真情与浓情。现今的援藏干部要续写好这种民族情谊,后来的援藏干部更要将这份民族情谊的文章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因为这是融化在我们事业背后的民族情感根脉。

  17年前习近平进藏圆满完成了援藏干部的交接工作,其实在他身上就已体现出“西藏精神”,当年陪同的同志亲身感受到习近平对西藏的深厚感情以及奋不顾身的工作状态,几次感动地说:“习书记这种饱满的热情,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今天他又发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习总书记对援藏干部发出的新命题,每一位援藏干部要尽其所能地完成好这个新命题。一批批的援藏干部将为西藏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西藏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让汉藏情谊万古常青。(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