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 第29期
公务员队伍到底是不是“煮青蛙”的“温水”?
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7年收入没涨 能力是听话写报告

  先自我介绍,我来自浙江东部的小村庄,因为高考到了上海读大学,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市级机关做公务员。也因此,我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家族孩子的榜样。可是在机关工作的7年里,我渐渐从最初父母的荣耀、自我的荣光,变成碌碌无为的平庸与麻木,再到自我的质疑与反省。“离开这里,到外面闯一闯”,这个声音已经在我脑子里响了三年。但莫名的恐惧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让我不断地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把念想强压在心底。但三个月前的一场饭局,让所有的情绪都爆发了。

 

  当年,听从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公司、律所等看起来没有那么“铁饭碗”的机会,进入了公务员队伍。碌碌无为过7年,都不知道留下了什么。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

 

  是自己不努力?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无故请假,公休经常到年底作废,加班总是主动争取。刚入职那几年,三顿都吃饭在食堂,真是把单位当成家。然而即便如此,又能怎样?在市级大机关的小部门,从来就不缺人,高学历、肯吃苦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唯一缺的是机会,部门的中层领导都是年轻的70后。所谓的发展空间,小到让人绝望。是自己没能力?考虑到部门工作的局限,我干中学、学中干,积极准备,参加各类选调,证券监管、国资管理等部门的笔试都通过了,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成功转岗。 【详细】

公务员应该只是普通职业中“好职业”

  中国的公务员管理出现了些许问题,全社会对这一职业总的描述不够真实和真诚,制定公务员合法收入的出发点或是政治化的,或是情绪化的。“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基本成了无药可用时的止疼片。严厉肃贪打掉了有权官员的非法收入,八项规定遏制了公务员们的灰色收入和福利,让公务员的合法收入成为他们福利体系的唯一支柱,这其实就是中国最重要、也最有实质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今后所有官员都只靠透明的工资和福利维持家庭生计,这将是中国政治改革里程碑式的成就。

 

  公务员就是普通职业,升不升官都发不了财,这一认知必须在事实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牢不可破的常识。同时公务员也必须保持是中国普通职业中的“好职业”,对年轻人具有真实、可持续的吸引力。千军万马赴国考,考上后又大呼“上当”,想着如何转行赚钱,这两种情况对保持一支素质高、公益心强的中国公务员队伍都不是好事。对公务员待遇的激烈争论反映了社会的深度困惑,它是一种失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和心理混乱。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人们的利益进行调整。而准确规定公务员的收入和待遇,并完全使之透明化,对理顺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具有关键意义。公务员的待遇过高或过低,或者它的黑箱化,都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层层传递的链式损害。 【详细】

中央禁令对公务员清理门户 :喜者留步 厌者走好

  对年轻人来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loser”的感触,也许确实真情流露,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者,公职岗位本就是服务性行业,既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也不应该云集最多的社会精英。这是一个“实业兴邦”的时代,精英阶层全部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人力资源配置的天平难免失衡。更重要的是,如果新的公职人员只是为了“隐性收入”或权力孳息而来,早日迷途知返,岂非好事?二者,对个人来说,为了稳定而入职,最后因价值不彰而去职,本身就是理性纠偏。人生的路千千万,随着权力被祛魅,公平正义的规则得以彰显,人生价值的舞台越发宽广。在这样的背景下,随波逐流地蜂拥于公职岗位,不过是迷糊人生、上班机器罢了。当体制机制逼着年轻人去拼搏于市场、选择于多元人生,谁说不是另一番善意呢?

 

  有人说,青年公务员辞职的暗流在涌动。这是一次门户清理的物竞天择,更是遵循梦想与价值的百花齐放。放错位置的人才,于公共资源而言就是莫大的浪费。鼓励更多年轻人遵循自己的内心,遵循兴趣与能力,既让公共服务真正平凡起来,也让本该绚丽的青春有了绽放的舞台,何尝不是一举多赢?  【详细】

一场虚无的炒作抹黑了公务员群体?

  简言之,这公务员的所谓心声,无非是,自己辛苦干了几年,也没干啥实事,也没升职也没加薪,而他所拿来参照的同学,却锦衣玉食,妻荣子贵……

 

  这里头逻辑很可疑。首先,公务员岗位真像你所说那样除了务虚别无建树了吗?还是你自己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没发展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去安心进取,做些接地气的事?就你这么一“自述”,中国数千万仍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工作的公务员形象,全给毁了。再者,你所拿来比较的群体,有代表性吗?豪宅豪车豪校,是一小部分群体的生活方式,原非大众。你这样一比,觉得自己寒碜了,委屈了,赶紧辞职换地儿了……多可笑的逻辑!分明是为自己追求优越生活找借口,满大街的人,你还可以换些来比比的。追求优越生活也没错。可笑的是,通篇的“自述”里,缺乏从心底里服务社会、奉献个人力量的意识。这样的意识水平,走到哪里,无非还是继续羡慕别人,发嗲卖乖的状态。决定你在务实还是务虚的,归根结底是你自己的工作态度。  【详细】

结语:这是公职岗位的“七年之痒”。从当年的千军万马,到今日的沉寂失落,人生的落差犹如不够善意的魔术。案牍之劳形、价值之苍白,令青春散场前不胜唏嘘。年轻公职人员的反思与迷茫,不是娇嗔,而是现实。(策划:张晓航)
//pinglun.youth.cn/gtx/29/
第二十九期
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