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今日话题 >>  正文

僵尸肉,今天你吃了吗?

发稿时间:2015-07-03 17: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走私冻肉中的冷冻狗

  

  “70后”猪蹄、“80后”鸡翅……“肉龄”长达三四十年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变成“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知情者称这种陈年冻肉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

  消息一朝引爆,坐不住的段子手们总能秀出高能智慧:“今天看过一条新闻,我提醒自己,下次再吃泡椒凤爪,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要没大没小,因为嘴下那胖乎乎、白嫩嫩的鸡爪可能比自己年龄还大!”还有高手感觉“下雨天,82年的拉菲同84年的凤爪更配哦!”

  据说,在6月海关打击冻肉走私这次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小编猜想,这位缉私人员那刻一定体会到了穿越的感觉。

  有调查说,海关这次查到的走私肉有10万余吨,其中很多都是“僵尸肉”。然而,这些还只是6月份的一次专项行动中揭开的黑幕。从记者的调查和海关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走私冻肉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不论是在边境“蚂蚁搬家”式的运送货物,还是在国内肆无忌惮地销往各地,这些案件细节都揭示出,它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规模庞大、范围极广。

  

  这些走私冻肉来自哪里?为何会冷冻这么长时间?冷冻条件很严苛,要保证这些肉的质量到还能卖出去的程度,四十多年的仓储、冷冻要多少钱?漂洋过海卖到中国既要花大力气,又要冒着走私被抓的风险,甚至可能赚不回这样的冷冻成本呢!

  事实上,这些肉的来源可能是:

  一、出于战略储备和稳定价格的需要,世界各国都会主动将大量物资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并根据相应管理办法定期进行调整轮换。存储所费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因此走私份子无需考虑存储成本的问题。

  二、这些冻肉大多都是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还以美国来源为主,走私分子在仓储物资替换过程中,将原来需要处理的部分冷冻肉偷运到市场。

  三、我国并不是唯一的受害国家。据报道,2010 年,俄罗斯内务部经济安全局在别尔哥罗德州亦曾破获过一起肉制品走私案。

  那“僵尸肉”的常见走私路径又是哪些?海关人员介绍的主要是两种:一是从境外以低价采购冻品并用集装箱发至香港,之后再发往越南;在中越边境芒街等地拆解后,再雇人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冻品运到境内。二是在境外组织冻品货源并通过海上偷运的方式,在非设关地码头进行走私进境。

  

  从问题本身来看,冻肉走私,首先是个走私问题,要想解决,首先还是在打击走私和惩处走私的力度上发力。

  一方面,打击走私冻品需要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倘若“谁都参与、谁都不管”是不可能有力度的;另一方面,无良商贩走私“僵尸肉”或者“疫区肉”到国内,无异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理当严惩。

  可现实中可怕的是,走私冻肉到国内,再到消费者手里这条幕后产业链居然没有遭到什么阻拦。正规的冷库能给这些走私冻肉提供储藏,并且从来不被相关部门查处;来历不明的走私肉品能够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正规超市;在终端零售环节,自然也能顺顺利利地卖到消费者手中。这条产业链安全运行的同时,食品安全监管的身影无迹可寻,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为何“僵尸肉”不是被层层监管发现,而是被海关查缉曝光?

  所以,别把“僵尸肉”蹿上餐桌不当食品安全丑闻,这不仅仅是打击走私的问题,更是一整套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失效的问题。“僵尸肉”蹿上餐桌,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丑闻。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让走私进来的“僵尸肉”得以畅通无阻地在市场上流通,极大地降低了无良商贩被发现被查处的违法成本,使其敢于铤而走险为了暴利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的食品监管制度难道是透明的?显然不是。打击走私冻品需要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部门配合,但现实中的问题却是,恰恰是因为“谁都参与”的多头管理,造成了“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而改善这一局面,显然还要从明确监管责任开始。

  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治理投入了更多人力物力,在执法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推动形成监管合力,改变以往九龙治水、谁也不管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多部门之间的高度配合,更需要相关省份联动起来,加强监管与监督,切实行使好自己的权力,保障好百姓的生命安全。

  前不久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要有“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今年10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将开始实施。沿着法治轨道,严格执法、违法必究,才是杜绝“僵尸肉”的治本之策,也是“舌尖上的安全”的最可靠保障。

  

  近日,随着查缉行动的进行,海关总署缉私局有关负责人已表示,海关将着力切断冻品走私通道,切实加强口岸监管和海、陆边境一线查缉封堵,最大限度将走私冻品堵截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集中整顿冻品交易市场,通过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引导企业商户守法诚信经营。连日来,各地也纷纷启动摸底清查,及时通报查处情况,可以说动作迅速。

  然而,面对屡屡曝出的食品危机,我们自诩受害者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有多少风险是需要自己为自己负责的?

  夏季街头,餐厅大排挡拼命创造着奇形怪状的所谓风味小吃;各路美食家也以吃的怪趣味为高深学问,将之推崇得无以复加,这些因素造就了国人“口不择食”的饮食观念。打着已被曲解了的“民以食为天”的大旗,国人在饮食方面的放纵,已到了令国际社会为之侧目的程度。凡此种种,中国成为垃圾食品或食品垃圾的重要进口国,实属必然。

  然而,这一波“僵尸肉”来袭,吃货们还是惯性地把责任推给了政府监管不力,然后,他们还会续保持胡吃海塞的习惯,还会理直气壮地要求政府严加监管。但如果说到通过节制各种欲望以保障自身安全,估计会招来无数大眼小眼的鄙视。

  说起中国进口洋垃圾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十年。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的日本二手西装成为城市时髦青年的最爱,许多旧衣物甚至是直接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后来又有什么旧电视烂电脑之类的电子垃圾涌进来;再后来,废纸破布之类的正儿八经的洋垃圾也曾大量进口,作为造纸业的原料。如果说当年进口洋垃圾是因为穷,那么现在大批食品垃圾来袭则是因为富。毕竟,穷人最想吃的还是大鱼大肉白米饭,而不是那些奇形怪状的鸡爪鸭脖猪下水;毕竟那整货柜的鸡爪就算发到贫穷的非洲,也是没人收货的。

 

  (观点来源:人民日报、新京报、新华每日电讯、潇湘晨报、中国质量报、信息时报、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红网、知乎)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