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今日话题 >>  正文

北大清华骂战为何所有人颜面扫地

发稿时间:2015-07-01 16:0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北大和清华,公认国内一流。如果走出国门,则代表着中国高校的形象。未名湖畔、清华园里,是读书学习做学问最理想的情景,多少考生和家长情系于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甚至承载着民族百年的梦想。可是这几天,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为了几个高分考生,不顾节操,微博互骂,着实令人心寒。其症结也许是久治不愈的“状元迷信”,而其行为——不看考生如何,只看分数高低——则是畸形短视的竞争理念的表现。如此行为,有违校训,有违大学精神。

  现在的所谓“状元”,无非是一次考试的第一名而已。其产生有太大偶然性,高分未必素质更高、更不一定将来注定成功,这些道理已无须赘述。对高考状元的追捧,已经被视为一种恶俗,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得炒作高考“状元”,但中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都在为“状元热”推波助澜,难怪此风难刹。而对于以教书育人为本的高校来说,状元之争,不得不说是最低水平的竞争。

  相较之下不得不提到美国。在美国,一名学生可以同时申请若干所大学,拿到若干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被录取的专业、大学提供的教育服务,诸如奖学金进行选择确认。不仅招生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就是在求学过程中,也可自由转学。用教育质量和服务来吸引学生选择自己,这才是抢生源的最高境界,而对于一名学生拿到多校录取通知书,有学校给奖学金,有学校不给,社会舆论不会认为这是恶性竞争、砸钱抢生源,而认为这是给学生选择权,让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

  再看回北大清华这次骂战本身,从两校的四川招生组“互掐”的内容来看,双方“历史恩怨”颇深。且不论是否确实存在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双方往年“虎口夺肉”的情况显然已经发生过太多。很可能,今年的“骂战”这只是两校历年来相互竞争的常态,只不过在社交媒体时代,冲突在网络上公开化,才为更为人所知。这件事最大的槽点,与其说是揭开了部分招生“黑幕”,不如说是这场“生源战争”本身。

  众所周知,名校大都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不存在经营压力,竞争各地“状元”只能是为了名声。如新京报所分析的:“在一些大学办学者眼里,录取分数是重要的办学政绩,如果分数线下降,就无法向师生、校友交代。”与美国哈佛、斯坦福这些国外名校之间的生源争夺不同的是,国外名校生源对名声的影响最终仍要转化为学费收益,但中国的名校之间,就只剩下“政绩”了。

  更讽刺的是,即便是这种为了“政绩”的生源争夺,高校仍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性。在集中录取制度下,各个学校的招生人员并不具备真正的“招生”能力,他们没法为考生提供录取承诺,更不要说奖学金(在我国,大学发给学生所谓“预录取通知书”和承诺给多少奖学金,是违规的)。而在“政绩”与规则的两相夹逼之下,生源争夺演化为无序而混乱的争抢几乎是必然趋势。

  因此,从本质看,这不是大学的问题,而是录取机制的问题。在目前的录取机制下,分数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社会舆论会关注分数,还把录取分数作为评价大学的指标,大学也就无法避免地关注高分考生,因为他们借此争抢的是政绩,是江湖地位。更重要的是,大学尚不能自主录取学生——现在的招生,表面上看,是大学招生,实质是政府招生——国外大学可以拒录统一测试满分的学生,可在我国,一名学生投档进大学,大学没有理由不得退档,在目前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之下,更是如此。

  说到底,目前的高校恶性竞争,是大学自主招生需求与录取机制约束制造的冲突所致。要形成高校的良性竞争,必须落实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每所大学招生的标准各不相同,不会只盯着高分学生。而且,大学应有更开放的心态,不是用违规手段限制或者干扰学生的选择,而是以集中精力办好学校,积极吸引学生选择。

  北大未名湖

  两个四川招生组的官微显然代表不了中国这两所顶级大学的道德全貌,但它们可以被看成是两所名校的道德短板,把人们对北大清华的整体感受拉低了那么一截。当高校形象不断在互联网上遭到突袭和解构的时候,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高校竞争优秀生源由来已久,手段有“高”有“低”可想而知。香港高校这些年来内地“掐尖”,用高额奖学金方式“掠走”原本报考内地一流大学的学生,就被认为是“低”的手段之一。

  然而大学都是知识殿堂,高校之间再怎么竞争,不能公开撕破脸。市井之争可以开骂,有的甚至上手,动刀子,但北大清华之争必须保持表面的斯文。这两所高校的斯文,同时几乎是中国所有高校共同的面子,它是输不起的。

  既然这样,舆论把这两个官微的表现扩大成北大清华的标签,算不上是冤枉。学校扩得大了,就得撑得住这个大,确保所有人坚持主流价值。当前高校之间各种竞争十分激烈,市场化因素有时难以抵挡。学校要随时防止出现可以被当成整个学校道德标签的“基层丑闻”,这个任务很重。

  清华大学 

  清华和北大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都占据翘楚地位,对其他高校甚至可以起到领航作用和影响。但不能不说,真正出自清华北大、并且能够被国际学界和历史所公认有重大成就和重大影响的“世界级人物”,大部分都出自“旧清华”和“旧北大”。建国后的清华、北大虽然同样人才济济,对国家的社会、科学、经济、政治进步产生巨大影响,但不能忽视,其部分原因在于两所高校的历史地位和厚重招牌,使得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更受社会青睐,被赋予更大平台。再加上两所高校在国内录取历来都是“掐尖”,如果断绝掉这一优势,他们还能不能有今天,显然存疑。

  把将军培养成元帅并不难,而要把一位普通士兵培养成将军,甚至基层的一位优秀指挥官,所需的投入和智慧,所耗费的精力可能会远远超过前者。实际上,今天的清华北大,就是一所把“将军”培养成“元帅”的高校,尽管培养出的“元帅”屈指可数,但两所高校究竟“埋没”了多少“将军”,让多少“将军”最后成为“泯然众人”,却是庞大的未知数。

  当前,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期望通过创业创新来释放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高等教育要在新形势下成为创业创新的营造者、呵护者和扶持者,努力寻找更合适的人才匹配到更合适的专业。百年名校完全可以以雄厚底蕴和时代机遇筑得好巢引凤来,而不该是不顾及形象暗战明抢,斯文扫地。

  颇具意味的是,马云就在前几天刚刚给那些高考落榜者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回忆完自己当年落榜后的失落心情,转笔写道“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是命,但我们这些不太会读书和考试的人却未必没有我们的运气,我们的运气一定是在其他地方!”诚然,马云的运气在入世后的中国所提供的创业创新领域。这些被争抢的状元们必定属于“那些天生会读书的人”,而他们以及他们经过艰难抉择选取所深造的学府能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利用好他们的运气,解答好钱老之问和双创之题,这才是全社会所期望的。

 

  (来源:新京报、京华时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环球网、海外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