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很多时候成为一种姿态,一种站队的方式
微博时代,骂战成了人们生活的日常风景。为什么是日常?因为从前名人之间要对骂是罕见或者频率较低的。王朔骂金庸,首先得正儿八经写篇文章才行,其次还得找家正规媒体发表,金庸回应或不回应都得等很久。从前的骂战就像从前的生活,节奏是慢的,论战也相对严肃,总要拿出点论据,拿出点道理来。鲁迅大半辈子都在论战,明讽暗嘲很多,但也没见他随便见谁就开战。今天的微博,名人掐架如同家常便饭。平台的开放让言论变得越来越容易,名人之间的碰撞也越来越多。好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名人融入人民大众,露出和普通人一样的性情。坏处是,骂战越多越显得廉价,骂战的层次越低越娱乐化,以至於严肃的议题往往难以进行真正深入的辩论,而沦为为骂而骂。
在网络平台上,辩论是海量的,但却处处是低质量的“骂战”。“骂”很多时候成为一种姿态,一种站队的方式,一种宣泄的途径,而高质量有成果的辩论却极少见。 【详细】
网上论战,公开总比私下掐架斗狠好
公开骂,是双方互相辩论的过程,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话越说越清楚,这样更有利于双方把事实弄清楚,私下狠,似乎双方都是仇人,谁也见不得谁,见面也是背过身,过后还要唾几口痰。公开骂,也是向公众普及科普知识,更是推广价值理念的过程。可不,看了他们双方的对骂,就是对转基因的事的争辩,这样争辩更是一堂科普课,而且他们也就生物方面的知识向公众推销,可以说是普及的过程。公开骂,总是在大家的监督下,有什么说什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夸张,不藏着掖着,也不会有脏话,或者特狠的话,无非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也不能不让我说话,结果就会让双方趋于理性,最后更会取得双赢。
崔永元和方舟子在网上论战,毕竟是论战,不是打仗和骂架,即便是公开的骂也不是骂,是辩论,是互相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最后在辩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从对方的观点中获得营养,获得知识,获取力量,达到想到理解,想到和解的目。 【详细】
二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表达的范本:公共表达的界限在哪里,公共表达的目的到底何在
作为公共领域的名人,崔永元和方舟子的知名度,决定了他们的论战必将成为舆论焦点。客观地说,两人在激烈的交锋中,并没有说清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倒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表达的范本:公共表达的界限在哪里,公共表达的目的到底何在。这或许是崔方“对掐”最应该留下的东西。
这种尊重对方表达权和选择权的自觉,其实也是公共表达的界限。尽管,任何一次表达都可能引起论战,都可能产生交锋。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论战双方的信息不可能完全对称,每个人总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专业的知识储备。但这并不妨碍公共讨论的深入,更不能成为堵塞别人表达渠道的理由。在一个人人可以表达的时代,论战不会少,名人参与的论战也不会少。对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公众也会在围观或参与论战中学会尊重对方表达的权利,尤其是表达不同观点的权利。如此,论战即使看上去有点乱,也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角度,最终有利于人们理性地介入社会生活,参与公共管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