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财经 >>  正文

倾力稳经济预期增发展信心

发稿时间:2020-02-07 17:33:0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甄新伟 中国青年网
   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加强经济发展稳预期管理。一是做好经济增长动能预期管理,二是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预期管理,三是做好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预期管理。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宏观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提振力度,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疫情本身以及为抗击疫情采取的措施,给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了一定扰动。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这要求我们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加强经济发展稳预期管理,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
  首先,做好经济增长动能预期管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保持经济增长具备所需动能,预期管理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消费对我国GDP增长贡献度接近60%,属第一动能,但消费受疫情影响也最大,应考虑适时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包括对主要消费行业给予更大力度的税费减免支持,对居民消费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尽量弥补受疫情影响导致的消费下滑缺口。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之一。今年要积极加大政府主导的投资力度,适当扩大赤字率,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投资带动的表率作用,并以优惠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今年积极扩大投资。出口对稳经济非常重要,作为贸易大国,疫情对我国出口影响巨大,应着力为我国出口企业创造良好国际国内环境,保持和巩固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份额。
  其次,做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预期管理。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逆周期的金融活动有利于熨平经济较大波幅。一是应保持理性稳健经营。在实体经济遇到短期不确定性冲击之时,金融体系的反应既要关注当前,又要顾及长远。二是应保持信贷融资稳定。银行业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应适度提高今年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尤其要积极满足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给予因疫情临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融资支持,做提振经济的先锋。三是应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反应最为灵敏,也容易出现大幅波动,疫情对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心理预期影响很大,要加强窗口指导,稳定机构投资者信心,不宜追涨杀跌,保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严厉打击恶意做空行为。四是应保持其他各类金融主体服务实体经济的定力和活力,充分、平滑吸收疫情造成的经济增长损失。
  再次,做好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预期管理。我国经济体量居全球第二大,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地位举足轻重。要积极引导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正确预期,保持全球经济发展平稳。应保障抗击疫情信息公开透明,让国际社会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抗击疫情的进展,同时做好国际舆论宣传引导,避免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误判错判。应继续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为外资到国内发展提供更大优惠政策和高质量服务支持,积极利用好广交会、进口博览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贸合作。同时,应积极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国内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
  当前,抗击疫情决不能放松。在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时,做好稳定经济发展预期工作意义十分重要。保持经济适度合理增长对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非常重要。此时,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宏观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提振力度,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浩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