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在协调发展中行稳致远

发稿时间:2017-08-28 00: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青年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基础和条件各异,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经济高速增长也伴随着“成长的烦恼”。缩小城乡差距、调整产业结构、补齐经济和社会发展“短板”……这些都是发展中要面对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开辟了协调发展新途径。

  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呼唤可持续发展、关注整体效能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的实质,就是提高发展协调性,瞄准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加快把“短板”补上,促进发展平衡、增强发展后劲。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协调发展线路图,我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协调发展渐入佳境。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不久前,北京市和河北省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将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雄安,中关村、北京四中、宣武医院、史家胡同小学等北京优势资源将在雄安新区布局。“从雄安最迫切的需求入手,首都北京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势。”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成为重中之重。经过多轮科学、严密论证,有着充裕发展空间的雄安,被选定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的一个重大节点。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批重要事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相继落地见效。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3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从“轨道上的京津冀”,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干部人才交流,京津冀合作走向深入。三地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联动热情,催生出越来越多惠及广大群众的发展成果。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悄然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作出的战略新布局,侧重点在于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打破行政壁垒,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新动力。

  目前,我国区域协调新格局正在形成,呈现出国内外联动、区域间协同,外部协同与内部协同并重的特点,体现出大开大阖、纵横内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拓展了广阔空间。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面对贫困这一全球性难题,我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扶贫改革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带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改革。7000万人脱贫的路径图正在实施: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将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将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将解决1000万人脱贫;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

  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只盯着经济数据的起伏涨落,忽视人民群众真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透支社会发展潜力,发展就难以持续。没有城乡协调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精准扶贫很重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很重要;构建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很重要。近年来,我们致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在增强,体现在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体现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体现在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民在城市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体现在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得以释放,东中西部地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雏形初现。

  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重点在协调。从一定意义上说,协调的水平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协调的效率影响着发展的效益。协调发展,让发展走得更远、更有“含金量”。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红遍大江南北。而这背后,正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近年来,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力量,大力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载体,形成13亿多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优秀文化产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同时,文化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协调发展的又一个亮点。今年初,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设立,标志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入新阶段。

  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安全与发展、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国防建设绝不是纯消耗性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得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军民融合,已有长足进展。以“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产生了重大效应。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线运行,各地开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助力国防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纵深推进……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后劲,以协调理念促进发展平衡,使单项发展的动能聚合成强劲势能,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这不只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惠春)

责任编辑:李晓伟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